週二,日圓兌美元仍處於領先地位,儘管缺乏後續買盤,並且仍接近前一天 8 月初以來的最低水平。然而,在日本央行 (BoJ) 加息計畫存在不確定性的情況下,日圓似乎仍難以實現任何有意義的上漲。再加上整體積極的風險基調,應該會抑制避險貨幣日圓的漲勢。
與此同時,聯準會 (Fed) 政策寬鬆力度減弱的預期以及 11 月定期降息 25 個基點 的預期不斷上升,導緻美國國債收益率居高不下。這有助於美元 (USD) 站穩兩個月高點,並限制了收益率較低的日圓的上行空間。因此,美元/日圓對的任何後續下跌仍可能被視為買入機會,且漲幅有限。
每日市場動向摘要:在日本央行利率不確定性和風險偏好情緒的推動下,日圓難以吸引任何有意義的買家
科技展望:美元/日圓看漲潛力似乎完好無損,跌至 149.00 關口可能被視為買入機會
從技術角度來看,任何進一步的下跌都更有可能吸引在 149.00 關口附近的逢低買入。這可能有助於限制美元/日圓下行至148.55-148.50 區域附近的空間。後者可能充當關鍵的支點,如果跌破,可能會引發大舉拋售,並將現貨價格拖至 148.00 整數關口以下,跌向上週的波動低點 147.35-147.30 區域附近。
另一方面,持續的強勢和有效突破 150.00 心理關卡將被視為看漲交易者的新觸發因素。鑑於日線圖上的震盪指標維持在正值區域,且仍未進入超買區域,美元/日圓可能將挑戰 8 月月度波動高點,即 150.85-150.90 區域。如果在 151.00 整數關卡後出現一些後續買盤,則表示現貨價格已觸底,並為近期進一步上漲鋪平道路。
風險情緒常見問題
在金融市場情緒中,「風險偏好」和「風險規避」這兩個名詞是什麼意思?
在金融術語中,兩個廣泛使用的術語「風險偏好」和「風險規避」是指投資者在參考期間願意承受的風險程度。在「風險偏好」市場中,投資人對未來持樂觀態度,更願意購買風險資產。在“風險規避”市場中,投資者開始“謹慎行事”,因為他們擔心未來,因此購買風險較低的資產,這些資產更能帶來回報,即使回報相對較少。
要了解風險情緒動態,需要追蹤哪些關鍵資產?
通常,在「風險偏好」期間,股市會上漲,大多數大宗商品(黃金除外)也會升值,因為它們受益於積極的成長前景。大宗商品出口大國的貨幣因需求增加而走強,加密貨幣也上漲。在「風險規避」市場中,債券價格上漲——尤其是主要政府債券——黃金價格閃耀,避險貨幣如日圓、瑞士法郎和美元均受益。
當市場情緒「風險偏好」時,哪些貨幣會走強?
澳幣 (AUD)、加幣(CAD)、紐西蘭元(NZD ) 以及盧布(RUB) 和南非蘭特(ZAR) 等小眾外匯,在「風險偏好」市場中都趨於上漲。這是因為這些貨幣的經濟體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來成長,而大宗商品價格在風險偏好時期往往會上漲。這是因為投資者預計,由於經濟活動增加,未來對原料的需求將會增加。
當市場情緒「風險規避」時,哪些貨幣會走強?
在「風險規避」時期趨於上漲的主要貨幣是美元 (USD)、日圓 (JPY) 和瑞士法郎 (CHF)。美元是世界儲備貨幣,在危機時期投資者會購買美國國債,因為美國是世界最大經濟體,不太可能違約,因此被視為安全債券。日圓是日本國債需求增加的結果,因為日本國債中很大一部分由國內投資者持有,即使在危機時期,國內投資者也不太可能拋售這些債券。瑞士法郎是瑞士銀行法嚴謹,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強的資本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