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亞市早盤,紐元/美元漲幅收窄至0.6090附近。紐元/美元自上一交易日高點0.6135附近回檔後失去動能。週五晚些時候,投資者將關注美國6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和密西根州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
美國勞工統計局(BLS)週四公佈的數據顯示,6月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率上升3.0%,5月為上升3.3%。此數據低於期值 3.1%。同時, 6 月剔除波動較大的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通膨年率上升 3.3%,低於預期和前值 3.4%。通膨月率錄得-0.1%,而核心通膨達 0.1%。
美國通膨數據疲軟,引發聯準會將在今年降低借貸成本的預期,這可能在短期內拖累美元。芝加哥商品交易所聯準會觀察工具顯示,投資人目前認為聯準會在9月會議上降息的幾率接近89%,而周三為73%,一週前約為50%。
另一方面,紐儲行實施欠鷹派的政策立場可能暫時會給紐元帶來一些拋售壓力。週三,紐儲行連續第八次會議將官方現金利率(OCR)維持在 5.5%不變,一如預期,但暗示如果通膨如預期般下降,則可能在 8 月降息。
紐元(NZD),又稱 Kiwi,是投資人熟知的交易貨幣。紐元的價值主要取決於紐西蘭經濟的健康狀況和紐西蘭央行政策。不過,也有一些獨特的因素會使紐元發生變動。中國經濟的表現往往會影響紐元走勢,因為中國是紐西蘭最大的貿易夥伴。中國經濟的壞消息可能意味著紐西蘭對該國的出口減少,從而打擊紐西蘭經濟,進而打擊紐元。另一個影響紐西蘭元的因素是乳製品價格,因為乳製品產業是紐西蘭的主要出口產業。乳製品價格高企會增加出口收入,對經濟和紐西蘭元產生正面影響。
紐儲行目標是在中期內實現並維持 1%至 3%的通貨膨脹率,重點是將通膨保持在 2%的中間值附近。為此,紐儲行設定了適當的利率水準。當通膨率過高時,紐儲行會上調利率來為經濟降溫,但此舉也會使債券殖利率上升,增加投資人在該國投資的吸引力,從而提振紐元。相反,降低利率往往會削弱紐元。所謂的利率差,即紐西蘭的利率或預期利率與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設定的利率相比如何,也會對紐元/美元走勢起到關鍵作用。
紐西蘭發布的宏觀經濟數據是評估經濟狀況的關鍵,也會影響紐元估值。基於高經濟成長、低失業率和高信心的強勁經濟有利於紐元。經濟成長處在高水準會吸引外國投資,如果這種經濟實力與高通膨同時出現,可能促使紐儲行上調利率。相反,如果紐西蘭經濟數據疲軟,紐元可能會貶值。
紐元傾向於在風險上升期走強,或當投資者認為更廣泛的市場風險較低並對經濟成長持樂觀態度時走強。這往往會導致大宗商品和所謂的“大宗商品貨幣”(如紐元)的前景更為有利。相反,紐元往往在市場動盪或經濟不確定時走弱,因為投資者傾向於拋售風險較高的資產,轉向更穩定的避險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