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中央銀行(ECB)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解釋了ECB在7月政策會議上決定維持關鍵利率不變的原因,並回答了媒體的提問。
"調查數據顯示整體溫和擴張。"
"更高的關稅和更強的歐元預計將使企業投資變得更加困難。"
"強勁的勞動力市場、上升的實際收入和穩健的私營部門資產負債表支持消費。"
"國防和基礎設施投資應促進增長。"
"潛在通脹的指標表明通脹將穩定在目標水平。"
"長期通脹預期仍維持在約2%。"
"經濟增長的風險仍然偏向下行。"
"歐元區通脹的前景比通常更不確定。"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是歐元區的儲備銀行。歐洲央行為該地區設定利率並管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將通脹率保持在2%左右。它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通常會導致歐元走強,反之亦然。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製定貨幣政策決定。決定是由歐元區國家銀行行長和包括歐洲央行行長克裏斯蒂娜·拉加德在內的六個常任理事國做出的。」
「在極端情況下,歐洲央行可以實施一種叫做量化寬松的政策工具。量化寬松是指歐洲央行印製歐元,然後用這些歐元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購買資產——通常是政府債券或公司債券。量化寬松通常會導致歐元走弱。當僅僅降低利率不太可能實現價格穩定的目標時,量化寬松是最後的手段。歐洲央行在2009年至2011年的金融危機期間、2015年通脹持續低迷期間以及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都使用了這種方法。」
量化緊縮(QT)是量化寬松的反面。它是在量化寬松之後,當經濟正在復蘇,通脹開始上升時進行的。在量化寬松中,歐洲央行(ECB)從金融機構購買政府和公司債券,為它們提供流動性,而在QT中,歐洲央行停止購買更多債券,並停止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本金進行再投資。這通常對歐元有利(或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