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發布高影響力的國內生產總值(GDP)和活動數據後,國家統計局(NBS)在週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達了對經濟的展望。
上半年整體經濟表現穩定,穩步推進。
經濟內部的結構性矛盾尚未從根本上緩解。
國內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已成為GDP的驅動力。
最終消費占第二季度GDP增長的52.3%。
貿易占第二季度GDP增長的23%。
需要改善投資結構和環境。
房地產市場正朝著穩定方向發展。
房價下降整體上有所收窄,部分城市房價正在上漲。
截至發稿時,澳元/美元上漲0.05%,報0.6548。
一個國家的國內生產總值(GDP)衡量的是其經濟在一定時期內(通常是一個季度)的增長率。最可靠的數據是將GDP與上一季度進行比較,如2023年第二季度與2023年第一季度,或與去年同期進行比較,如2023年第二季度與2022年第二季度。折合成年率的季度GDP數據推斷出該季度的增長率,就好像它在今年剩余時間裏是不變的一樣。然而,如果暫時的沖擊影響了一個季度的增長,但不太可能持續全年,那麽這些可能會產生誤導——就像2020年第一季度新冠疫情爆發時發生的那樣,當時增長急劇下降。」
GDP增長通常對一個國家的貨幣有利,因為它反映了經濟增長,更有可能生產出口商品和服務,並吸引更多的外國投資。同樣,當GDP下降時,通常對貨幣是負面的。當經濟增長時,人們傾向於增加消費,從而導致通貨膨脹。然後,該國的中央銀行不得不提高利率來對抗通貨膨脹,其副作用是吸引更多來自全球投資者的資本流入,從而幫助本幣升值。」
當經濟增長,GDP上升時,人們傾向於消費更多,從而導致通貨膨脹。國家的中央銀行不得不提高利率來對抗通貨膨脹。較高的利率對黃金來說是負面的,因為相對於把錢存在現金存款賬戶中,它們增加了持有黃金的機會成本。因此,較高的GDP增長率通常是黃金價格的看跌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