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7月7日 - 在貿易緊張局勢和通縮威脅中國經濟前景之際,中國政府顧問們正加緊呼籲在即將出台的五年政策規劃中將提升家庭對整體經濟增長的貢獻作為重中之重。
中國決策層正在征集“十五五”規劃建議,這份文件將確定直至2030年的優先發展事項。
政策顧問告訴路透,雖然他們預計這份文件原則上會將家庭消費提升為首要目標,但可能不會制定具體的目標。
家庭消費目前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0%。一些顧問建議中國應在未來兩個五年規劃周期內將該比例提升至50%。
長期以來,經濟學家一直敦促中國政府轉向消費主導型經濟模式,減少對債務推動型投資和出口的依賴。雖然迄今為止中國在很大程度上頂住了美國提高關稅的壓力,但對工業產能過剩、工廠通縮以及由此帶來就業和收入壓力的新疑慮,強化了長期戰略轉型的呼聲。
一位政策顧問表示:“依賴外部需求使我們容易受到全球衝擊的影響。”由於話題敏感,這位顧問要求匿名。“我們應該加強國內消費,將其作為經濟增長和經濟轉型的主要驅動力量,”該消息人士說,這一表態與路透採訪的其他兩位顧問的立場一致。
第四位顧問表示,其提案不會包括這一建議,因為“如果沒有合理的配套政策和改革,這並不容易實現”。
**新的緊迫性**
雖然北京承諾進行結構性改革已有十多年,但其家庭消費占GDP的比重與2005年時相差無幾,遠低於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54%的平均水平。
分析人士稱,難點在於中國必須將資源從企業和政府部門轉移到家庭,而這可能會減緩經濟增長。
圖:中國消費與投資
顧問們表示,“十五五”規劃的政策提議與中國政府之前承諾的基本相同。其中包括完善社會保障、放寬戶籍制度,以及通過稅制改革進行收入再分配等舉措。
新提案包括利用國有資產充實養老基金,支持股市和房地產行業,以增加家庭的投資收益。
第二位顧問稱:“我們必須增加家庭收入,必須增加對低收入群體的轉移支付,但我們已經看到降薪。”他補充說,家庭需求在最新五年規劃中被賦予更大的重要性,討論的重點是中國是否應該設定一個具體的消費目標。
顧問們預計,新規劃中將延續“十四五”規劃中關於保持製造業占GDP比重相對穩定的目標。
顧問們表示,與上一個五年規劃一樣,中國不太可能為下一個五年規劃設定具體的GDP增長目標。但他們表示,2021年提出的到2035年經濟規模翻一番的目標仍維持不變。分析人士說,與過去一樣,這可能意味著要推遲向消費轉型所需的艱難改革。
第三位顧問表示:“這一時期的經濟增速不能低於4%。”(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