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上漲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大於油價下跌。主要影響通過整體通脹的即時上升體現出來。運輸股票、淨燃料進口、公共債務/GDP 和貿易整合是需要關注的關鍵因素。標準 Chartered 的經濟學家馬杜爾·賈(Madhur Jha)和伊桑·萊斯特(Ethan Lester)指出,約旦、南非和泰國較為脆弱;而阿聯酋、瑞士和秘魯則相對較少受到影響。
"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緊張局勢升級,導致布倫特原油價格幾乎逆轉了年初以來的所有疲軟。若油價突破每桶90美元(bbl),將構成油價衝擊。油價上漲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大於油價下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油價上漲10%將使全球GDP增長降低0.1-0.2個百分點,而油價下跌僅能使增長提高一半。因此,我們認為對全球經濟的淨影響可能是輕微負面的,伴隨較低的增長和較高的通脹。"
"歷史上,油價衝擊在一個季度內會反映在整體CPI通脹中。世界銀行的估計表明,油價上漲10%會使中等經濟體的整體CPI通脹上升0.4個百分點。然而,對核心通脹的影響要小得多,這反映了中央銀行的可信度。"
"我們列出了一些指標,以最佳確定哪些經濟體可能會因油價衝擊而面臨更高的通脹壓力。這些指標包括淨燃料進口、貿易整合、財政空間、運輸在CPI籃子中的份額以及能源補貼。財政空間較小的經濟體,如約旦、南非和法國,抵消油價衝擊帶來的通脹影響的能力有限,而泰國和匈牙利由於貿易開放而脆弱,但通過補貼來管理影響。阿聯酋、瑞士和秘魯等拉美國家相對更具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