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柏林發表了演講。演講內容涉及歐元未來可能取代美元成為主導全球貨幣的可能性。德國商業銀行外匯和商品研究主管烏爾里希·萊赫特曼指出,這篇演講值得一讀。
"在我看來,拉加德說的很對:‘貨幣對貿易的暴露尤其重要,因為它提供了更廣泛國際使用的初始途徑。’儲備的存在是為了在最壞的情況下應對國際收支危機,以確保一個國家的進口。因此,其充足性通常以‘進口覆蓋月數’來衡量。例如,如果全世界都停止使用美元進行交易而轉向其他貨幣,中央銀行和財政部也必須將其儲備轉移到該貨幣中。因此,以美元為中心的世界貨幣‘秩序’僅僅是其在第三國跨境交易中廣泛使用的結果。"
"早期反對美元中心體系的國家如果想使用不尋常的交易手段,將不得不支付更高的交易成本。這就是為什麼以美元為中心的體系是穩定的,並且在危機中倖存下來。因此,問題不在於歐元是否會成為稍微更好的全球儲備貨幣。只有在繼續使用美元對足夠數量的現有用戶變得完全不可接受的情況下,歐元才能取代美元,這些用戶將願意承擔早期反對者的成本。因此,我認為美國的制裁政策可能成為美元主導地位的最大風險因素,如果它對大型經濟區域(例如歐盟)變得不可接受。"
"僅僅因為美國持續出現經常賬戶赤字,因此不斷將美元轉移到國外,並不意味著在世界其他地方會出現美元短缺,世界始終需要更多的全球儲備貨幣。如果明天歐元成為全球儲備貨幣,而歐元區繼續保持經常賬戶盈餘,世界其他地方將會出現歐元短缺:為了支付歐元區的出口,世界其他地方必須不斷將新的全球儲備貨幣轉移給其發行者——歐元區。因此,歐元將升值——遠遠超過從國內角度來看所能合理化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