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新加坡/倫敦5月22日 - 從乏善可陳的發債結果到飛流直下的長債價格,投資者正在向各國政府發出明確信息:在當前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下,他們要為未來幾十年舉債,就得付出更高成本。
面對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宮後頭幾個月的混亂不堪,投資者為所持債券要求更高的回報率,導致最長期公債收益率大幅攀升,這種情況不僅僅發生在美國,日本和英國也一樣。
曾幾何時,大型經濟體可以毫不費力地發行數十億美元公債,但現在發債卻成為債市義勇軍(bond vigilantes)指責政府揮霍和質疑通脹前景的場合。在日本和美國,債市似乎對執政黨熱衷的減稅政策並不青睞。
本周美國20年期公債標售慘淡,日本也創下2012年以來最差發債成績,這給市場敲響了警鐘。此前不久,穆迪(Moody's)剛剛成為三大評級機構中最後一家因美國債務不斷增加而取消其3A信用評級的機構。
"投資者認為,如果我們所處的世界債務情況不斷惡化,經濟增長動力日顯脆弱,那麼我們為持有這些債券所要求的風險溢價就應該上升,目前的情況正是如此,"蘇黎世保險(Zurich Insurance Group)首席市場策略師Guy Miller說。
理論上講,各國政府可以減支或增稅以安撫投資者,但考慮到特朗普貿易戰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堪憂,勒緊褲腰幾乎無法作為選項之一。
圖:3A主權信評俱樂部進一步萎縮
**期限溢價**
美國、英國和日本公債的大部分拋售都集中在長債,因人們擔心特朗普貿易戰和減稅政策會刺激通脹,迫使政府增加支出。
30年期英債GB10YT=RR收益率今年創下自1990年代末以來新高。可比美債收益率位於5.09%,自3月以來上漲70個基點。
拋售的根本原因在於投資者所謂的 "期限溢價",即債券持有人因長期鎖定資金而期望獲得額外收益。
據估計,10 年期美國公債的期限溢價為 0.79%,即投資者因為持有長期債券而不是滾動持有短期債務而要求的額外回報。當前環境下這一溢價似乎過低,低於2011年美債處於類似水平時,僅為1970年代滯脹時期5%溢價的一個零頭。
圖:10年期美債和紐約聯儲估計的10年期限溢價
**試錯**
截至 2024 年底,美國聯邦政府未償還債務總額為 36.2 萬億美元。截至今年3月,外資持有債務略高於 9 萬億美元,其中日本占 1.1 萬億美元,中國持有9,650 億美元。
在日本,債市的擔憂源自國會計劃在7月參議院選舉前採取的財政刺激措施,這可能意味著政府要舉借更多債務,而同時日本央行的購債卻減少。
這同樣引發了有關期限溢價的問題。10年期日債收益率JP10YT=RR約為1.55%,自 4 月初以來上升了 44 個基點,進一步遠離日本央行設定的0.5%政策利率。
"人們預計日本央行將繼續加息,並減持日本公債,"三井住友DS資產管理公司首席宏觀策略師Masayuki Kichikawa說。
"許多投資者可能思考,在政策利率比方說為1.25%、沒有日本央行購債支持的情況下,收益率水平應達到多少,尤其對超長債而言。我們正在尋找這一平衡點。這是一個不斷試錯的過程。"
圖:G7債務問題
這個過程中,德國可能成為贏家。雖然大規模刺激政策的消息預示政府將增加發債,德債收益率也隨之飆升,但德國仍然是七國集團(G7)中唯一債務與GDP之比低於100%的經濟體。
事實上,在4月全球債市大跌期間,投資者對德國公債趨之若鶩。(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