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5月19日 - 儘管中美貿易談判存在不確定性,但在北京和華盛頓同意暫停加徵關稅90天之後,全球投資銀行紛紛上調了對中國今年經濟增長的預期 (link) (link)。
(link) 上周末在日內瓦舉行的雙邊會談後,中美 (link),雙方同意大幅削減自4月初以來對對方商品徵收的大部分關稅,這超出了市場預期。
最新的上調是一些銀行在過去幾個月中的第三次重大調整,這主要是由於特朗普總統領導下的美國貿易政策的迅速演變及其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影響。
4月中旬,七家投資銀行下調了 (link),將今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平均下調至4%左右,而此前的預測為4.5%。中國官方對全年國內生產總值的目標是 5.0%左右。
以下是一些對中國 GDP 預測的摘要:
最新(上一頁) | ||
投資家 | 2025 | 2026 |
CITI | 4.7%(4.2) | |
瑞銀 | 4%(3.4) | |
高盛 | 4.6%(4.0) | 3.8%(3.5%) |
摩根大通 | 4.8%(4.1%) | |
柯默茲銀行 | 4%(3.8%) | |
法國興業銀行 | 4.6%(4.0) | 4.2%(4.0) |
野村 | 4.5%(4.0) |
主要引文:
** 中信建投
"隨著貿易緊張局勢的緩解以及國內經濟迄今為止的良好表現,我們認為潛在的刺激政策現在可以暫緩。
"我們預計今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NPC) 批準的財政預算或政府債券額度不會再有任何修改。考慮到PSL(質押補充貸款) 利率剛剛下調,如果以後需要更多支持,很可能來自政策性銀行或其他準財政工具。"
** 瑞銀
"揮之不去的不確定性可能會繼續拖累企業信心,推遲國內資本支出計劃,並導致供應鏈進一步向中國境外轉移。
"在 90 天的暫停期內,向美國出口貨物的前置性可能會繼續,這可能會在短期內推高中國的出口增長,但會導致今年晚些時候出現負回報"。
** 高盛
"我們認為,隨著中美貿易談判的重啟,中美之間的左尾誤判風險可能會比之前得到更多控制。
"然而,鑒於中美關係的不確定性依然高企,私營部門的情緒可能依然脆弱,宏觀數據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出現波動。
** 德國商業銀行
"在 90 天期限之後,要判斷休戰是否會繼續以及關稅稅率是多少還為時尚早。儘管中國政府採取了寬鬆的政策措施,但我們對消費的擴張仍心存疑慮。
"此外,目前還不清楚高層關於促進家庭支出和收入以及支持服務業的計劃在地方層面的落實情況。因此,我們預計下半年的經濟增長將面臨壓力"。
** 法國興業銀行
"在中美關稅休戰 90 天期間,可能會出現出口前置,這表明在第三季度中期之前,我們可能不會看到整體經濟動能的大幅減弱。因此,中國政府可能會在短期內繼續暫停大幅增加刺激措施。
"由於中美談判的前景仍不明朗,在保持經濟穩定和為更糟糕的結果保留政策空間之間,我們需要不斷做出選擇。
"在貨幣政策方面,我們將寬鬆呼籲縮減至年底前下調20個基點的(bp) 政策利率和50個基點的存款準備金率(RRR),低於此前的40個基點和100個基點。"
** 野村
"大幅降低關稅將支持中美之間恢復貿易流動,但不應誇大其影響,因為剩餘的 30% 關稅仍可能抑制某些產品的出口,尤其是在美國經濟放緩的情況下。
"運往美國的貨物恢復運輸,自然會減少重新安排運輸路線的需要。在 8 月 12 日為期 90 天的暫停期結束後,前期投入將不可避免地產生巨大的回報效應。
"我們仍然認為,中國政府要實現'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將面臨相當大的挑戰,除非中國政府推出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考慮到貿易戰的緩和,中國政府推出必要的刺激和改革措施的壓力可能會小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