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拉斯聯邦儲備銀行的製造業活動指標昨天傳來了更多壞消息。該指標約為-36,幾乎比預期低了19個點。新訂單大幅下降,而支付價格顯著上升。難怪美元昨天再次承壓。與此一致的是,彭博社最近發布了其4月份經濟學家調查的結果,這些發現可能進一步加劇了美國滯脹的擔憂,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外匯分析師邁克爾·菲斯特(Michael Pfister)指出。
亞洲貿易轉移可能會加剌美國關係緊張
"2023年初,從日本、韓國、台灣和越南的進口總量超過了從中國的進口。這四國政府會允許公司越來越多地通過他們的國家運輸貨物嗎?我對此表示懷疑,因為這將進一步增加這些國家與美國的經常賬戶貿易順差,並使與美國的任何潛在交易變得複雜。而特朗普這次不太可能對這種貿易流動的變化視而不見。"
"唐納德·特朗普從不厭倦強調中國必須承擔關稅的成本,並反復暗示這些所謂的巨額收入甚至可以用來降低美國的所得稅。情緒指標的子組件表明,這並不會那麼簡單。相反,美國消費者可能也將不得不承擔大部分價格上漲。"
"美聯儲可能會比往年面臨更大的挑戰。其他中央銀行可以在其國家的積極供應衝擊的背景下,更加關注實際經濟,而美聯儲必須在通脹和實際經濟之間保持平衡。如果即將發布的硬數據(今天的JOLTS勞動力市場數據、明天的第一季度增長、週五的非農就業數據)能持續強勁,那將是有幫助的。但我不敢打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