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週,中國將發布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這些數據總是在每月的最後一天發布,而不是下個月的第一天。這將是自"解放日"以來的首次重大數據發布,當時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的關稅總共提高了125個百分點,涵蓋了廣泛的產品。目前已經有關於工廠關閉和工作時間大幅減少的軼事報告。然而,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外匯分析師沃爾克馬爾·鮑爾(Volkmar Baur)指出,來自中國的高頻數據(迄今為止)描繪了不同的景象。
"例如,鋼鐵生產仍然非常強勁。在4月的前20天,鋼鐵生產比去年同期高出約10%。汽車銷售在4月也有望實現高個位數的增長。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航運交通也沒有出現顯著下降。"
"房地產市場的情況則有所不同,日銷售數據再次顯示出動能顯著放緩,因此危機並沒有結束。然而,也必須指出,房地產市場已經處於危機之中多年,這一發展不太可能與關稅有太大關係。"
"替代情緒指標指向放緩,但並非崩潰。官方PMI也可以預期呈現類似的圖景。人民幣應該受到的影響較小。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在幾天內相對穩定。只要在關稅問題上沒有進一步的積極政治動向,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在這種情況下,美元/人民幣可能會略微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