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關稅緊張局勢升級,初步數據顯示美國進口商承擔了大部分負擔,而中國出口商幾乎沒有提供價格緩解。儘管關稅大幅上調,消費者價格在很大程度上仍未受到影響——至少目前如此。但壓力正在加大,雙方可能很快被迫重返談判桌,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外匯分析師沃爾克馬爾·鮑爾(Volkmar Baur)指出。
"由於雙邊關稅的升級大部分發生在4月2日之後,目前沒有關於外貿影響,特別是美國進口價格的月度經濟數據。然而,美國已經在2月和3月將對中國進口的關稅提高了10個百分點。此期間的數據已經可用。"
"根據這些數據,從1月到3月,美國從中國的進口價格僅下降了0.3%,顯示出美國關稅沒有任何影響。這意味著美國進口商不得不支付增加的關稅,並且無法從中國供應商那裡談判到價格讓步。"
"因此,進口商可能暫時吸收了價格上漲,希望關稅能夠再次降低,從而避免對消費者的大幅提價。如果是這樣,這也可以解釋為什麼抵制情緒正在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