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世界報》報道,歐洲央行(ECB)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表示,降息仍將持續,但這將取決於未來幾個月的基本經濟數據。
根據經濟數據決定降息規模和順序。
預計 2024-2026 年歐元區不會出現衰退。
重申持續降息的承諾。
對通膨前景保持審慎,我們的目標就在眼前,但不能說通膨已完全控制。
未來降息取決於未來幾個月的經濟數據。
截至發稿時,歐元兌美元當日下跌 0.04%,報 1.0851。
位於德國法蘭克福的歐洲中央銀行是歐元區的儲備銀行。歐洲央行為該地區設定利率並管理貨幣政策。歐洲央行的主要任務是維持物價穩定,這意味著將通膨率維持在2%左右。它實現這一目標的主要工具是提高或降低利率。相對較高的利率通常會導致歐元走強,反之亦然。歐洲央行管理委員會每年召開八次會議,制定貨幣政策決定。決定是由歐元區國家銀行行長和包括歐洲央行行長克里斯蒂娜·拉加德在內的六個常任理事國做出的。 ”
“在極端情況下,歐洲央行可以實施一種稱為量化寬鬆的政策工具。量化寬鬆是指歐洲央行印製歐元,然後用這些歐元從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購買資產——通常是政府債券或公司債券。量化寬鬆通常會導致歐元走弱。當僅僅降低利率不太可能實現價格穩定的目標時,量化寬鬆是最後的手段。歐洲央行在2009年至2011年的金融危機期間、2015年通膨持續低迷期間以及新冠肺炎大流行期間都使用了這種方法。 ”
量化緊縮(QT)是量化寬鬆的反面。它是在量化寬鬆之後,當經濟正在復蘇,通膨開始上升時進行的。在量化寬鬆中,歐洲央行(ECB)從金融機構購買政府和公司債券,為它們提供流動性,而在QT中,歐洲央行停止購買更多債券,並停止將其持有的到期債券本金進行再投資。這通常對歐元有利(或看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