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正式加入經合組織的加密資產報告框架,承諾到 2028 年推出全球加密貨幣稅務報告系統。
12月13日,政府在經合組織稅務事務透明度和有效信息交換全球論壇上表示,將採用該框架來解決跨境逃稅問題並提高國際稅務透明度。立法修改即將開始,時間在流逝。
該框架於 2023 年 6 月推出,是一種全球報告機制,旨在彌補加密貨幣稅收方面的漏洞。它迫使稅務管轄區每年共享涉及其dent的加密賬戶和交易的數據。
全球論壇表示,香港的加密貨幣行業已與這些努力“直接相關”。作爲回應,政府將在 2026 年之前完成必要的立法修正案,確保能夠在第一個報告期限內完成。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許正宇表示,該框架對於香港作爲主要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至關重要。
“實施報告框架對於維護香港作爲國際金融和商業中心的聲譽至關重要,並反映了香港作爲負責任稅務管轄區的聲譽,”他說。
政府的計劃很簡單。修改法律,爲行業做好準備,並開始matic納稅報告。但這不僅僅是遵守命令。互惠是一個不容談判的條件:香港只會與符合嚴格dent和安全標準的合作伙伴共享數據。
在此過程中,當地立法者還將諮詢利益相關者和公衆。香港在這方面已有經驗。自 2018 年以來,該地區每年與全球稅務管轄區交換金融賬戶信息。這包括外國銀行賬戶的數據,稅務機關利用這些數據來發現隱藏收入。
經合組織的加密資產報告框架適用於加密資產服務提供商,包括交易所、託管錢包和中介機構。這些提供商將被要求收集有關其用戶和交易的詳細信息,包括誰擁有賬戶、餘額和交易歷史記錄。
收集後,數據將每年發送給稅務機關並在司法管轄區之間共享。任何在參與管轄區擁有稅務居民身份的用戶都會發現他們的加密貨幣活動已被報告。簡而言之,不再隱藏在匿名錢包或離岸平臺後面。
香港的交易所和加密貨幣公司將面臨沉重的壓力。他們需要改進系統,以在不違反dent規則的情況下trac、保護和共享這些數據。對於一些玩家來說,這意味着一筆鉅額的合規費用。較小的交易所和錢包提供商可能難以跟上。
過去兩年,香港政府一直在調整監管環境,以支持創新,同時保持嚴格控制。 2023年6月1日,《反洗錢及反恐融資條例》(AMLO)生效。
它要求所有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遵守反洗錢(AML)和反恐融資(CTF)規則。
在現行制度下,交易證券型代幣的平臺必須獲得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證監會)的牌照,而處理Bitcoin等非證券型代幣的平臺則須遵守 AMLO 的牌照要求。這兩種制度都要求嚴格遵守,無一例外。
香港也在推動穩定幣監管。 2024 年 7 月,財經事務及庫務局 (FSTB) 和香港金融管理局 (HKMA) 發佈了一份諮詢文件,概述了穩定幣發行人的發牌框架。
這涵蓋了從治理到風險管理和儲備的一切。只有獲得許可的實體發行的穩定幣纔可供散戶投資者使用。爲了爲即將出臺的法規做好準備,金管局於三月份爲穩定幣發行人啓動了沙盒計劃。
與此同時,VASP 的許可仍然具有競爭力。截至發稿,只有 OS Digital Securities Limited 和 Hash Blockchain Limited 獲得了完整牌照。其他十四名申請人仍處於懸而未決的狀態。人們的興趣正在增長,但門檻仍然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