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 Statista 稱,到今年年底,人工智能 (AI) 將爲銀行業注入 1640 億美元,其中北美國家將獲利最多。
該地區的金融業預計將從人工智能中獲得約 500 億美元的收入,亞太地區緊隨其後,到 2024 年將獲得 490 億美元的收入。
僅靠人工智能,銀行業今年的收入就可能比 2023 年增加 180 億美元。 Statista 顯示,2024 年金融機構可通過人工智能輸入獲得 1640 億美元的收入。
北美金融業預計將獲得最大收益,人工智能銀行業收入將增加 500 億美元。亞太地區緊隨其後,銷售額爲 490 億美元。在人工智能收入增長方面排名第三的是歐洲,預計將產生 470 億美元的收入,其次是中東和非洲的 100 億美元,以及南美洲的 80 億美元。
預計收入的增長可能歸因於多家金融機構在 2024 年採用人工智能來自動化日常任務、風險管理甚至欺詐檢測。 Nvidia的一項調查顯示,到 2024 年 2 月,91% 的金融服務公司已經考慮或已經實施人工智能來提高運營效率。
富國銀行、貝萊德、瑞銀和德意志銀行等金融機構已經在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來改善客戶體驗。這四家公司都與 Sqreem 合作進行消費者分析,並擁有人工智能分析工具來預測未來的消費者模式和需求。同樣,S&P Global 使用基於人工智能的 Kensho 來查找股票和貨幣價格變動的相關性,而美國銀行則使用 Glass 軟件來個性化和預測客戶的需求。
Publicis Sapient 的一項調查顯示,銀行中“轉型領導者”的數量已減少一半,從之前研究中的 22% 驟降至僅 11%。
調查進一步顯示,多家銀行已將人工智能納入2024年的數字化轉型目標。然而,由於財務不足和對可能的監管變化的擔憂,一些銀行被迫放棄人工智能計劃。
Publicis Sapient 金融服務主管 Dave Murphy 在評論人工智能推動的數字化轉型計劃時表示:“人工智能、機器學習和生成式人工智能都是銀行數字化轉型工作的重點和推動力。對於高管們來說,最大的問題不是這些技術的潛力,而是這些技術的潛力。這就是如何最好地從在業務範圍內試驗用例轉向在整個企業中大規模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