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黃金因經濟擔憂重申美聯儲降息預期而攀升至兩週高點

FXStreet2025年11月11日 05:30
  • 黃金在美聯儲更多降息的預期中吸引了一些後續的積極動能。
  • 美國政府停擺帶來的經濟擔憂也使該商品受益。
  • 樂觀的市場情緒和溫和的美元上漲對黃金/美元的看漲基調幾乎沒有影響。

黃金(黃金/美元)在週二繼續在4100美元以上的突破動能上積累,並在連續第三天獲得一些後續動能。這也標誌著在過去五天中,第四天出現積極走勢,使該商品在亞洲時段升至約4141-4142美元的兩周半高點。對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的擔憂,以及對美聯儲(Fed)在12月再次降息的預期,繼續支撐著這貴金屬。

支持因素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美國政府重新開放的積極進展,這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並為全球風險情緒提供了額外的推動力。即使是溫和的美元(USD)上漲也幾乎沒有削弱黃金的看漲情緒,這表明黃金的阻力最小路徑仍然是向上。然而,由於美國假期的影響,交易條件相對薄弱,可能會阻礙黃金/美元的多頭在本週晚些時候影響力較大的FOMC成員講話之前進行激進的押注。

每日市場動態:黃金保持看漲偏向,因美聯儲降息預期抵消了結束美國停擺的希望

  • 參議院在週日晚上達成妥協,並推進一項旨在結束自10月1日以來美國歷史上最長的政府停擺的措施。投資者熱切期待預計將發布的延遲數據,以更好地了解經濟增長,同時擔心美國政府關閉可能帶來的經濟影響。
  • 事實上,密歇根大學的調查顯示,11月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從上個月的最終讀數53.6下滑至50.3,為2022年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此外,投資者似乎傾向於更加鴿派的美聯儲,這繼續支持無收益的黃金。
  • 根據CME集團的FedWatch工具,市場現在認為美聯儲在12月再次降息的可能性超過60%。這反過來未能幫助美元吸引任何有意義的買家,反而有利於黃金/美元的多頭。然而,風險偏好環境在進一步上漲之前需要一些謹慎。
  • 美國銀行將在週二因退伍軍人節而關閉,這使得美元和商品受到美聯儲降息預期的影響。因此,週三影響力較大的FOMC成員的講話將被關注,以獲取有關美聯儲未來降息路徑的更多線索,這應該為無收益的黃金提供新的推動力。

黃金看漲技術形態支持進一步上漲的理由;期待突破4155-4160美元

從技術角度來看,黃金/美元對現在似乎已經在最近從歷史高點(10月觸及)急劇回調的50%回撤位上找到了接受。這與日線圖上的正向振盪器一起,驗證了黃金價格的短期積極前景。若突破4155-4160美元區域,將重申看漲偏向,並使黃金瞄準重新奪回4100美元整數關口。該整數關口接近61.8%的斐波那契回撤位,如果果斷突破,將為進一步上漲奠定基礎。

另一方面,亞洲時段低點在4115美元附近,緊隨其後的是4100美元整數關口和4075美元區域(38.2%斐波那契回撤位),現在似乎保護著短期下行。如果未能守住上述支撐位,可能會引發一些技術性賣盤,並將黃金價格拖至4025美元區域,途經4000美元心理關口。若有效跌破後者,可能會使短期偏向轉向看跌交易者,並使黃金/美元對加速下跌至3936-3935美元區域變得脆弱,最終跌至3900美元整數關口。

黃金常見問題(FAQ)

人們為什麽投資黃金?

黃金在人類歷史上發揮了關鍵作用,因為它被廣泛用作價值儲存和交換媒介。目前,除了它的光澤和用於珠寶之外,黃金還被廣泛視為避險資產,這意味著它被認為是動蕩時期的一項不錯的投資。黃金還被廣泛視為對沖通脹和貨幣貶值的工具,因為它不依賴於任何特定的發行方或政府。

誰買的黃金最多?

各國央行是最大的黃金持有者。為了在動蕩時期支撐本國貨幣,各國央行傾向於使儲備多樣化,並購買黃金,以提高人們對經濟和貨幣實力的看法。高黃金儲備可以成為一個國家償付能力的信任來源。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數據,各國央行在2022年增加了1136噸黃金儲備,價值約700億美元。這是有記錄以來最高的年度購買量。中國、印度和土耳其等新興經濟體的央行正在迅速增加黃金儲備。

黃金與其他資產的相關性如何?

黃金與美元和美國國債呈負相關,兩者都是主要的儲備資產和避險資產。當美元貶值時,黃金往往會上漲,使投資者和央行能夠在動蕩時期實現資產多元化。黃金與風險資產也呈負相關。股市的反彈往往會壓低金價,而風險較高的市場的拋售往往有利於黃金。

黃金的價格取決於什麽?

由於各種各樣的因素,價格可能會變動。地緣政治不穩定或對深度衰退的擔憂可能會迅速推高黃金價格,因其避險地位。作為一種低收益資產,黃金往往會隨著利率下降而上漲,而較高的資金成本通常會拖累黃金。盡管如此,由於資產以美元(XAU/USD)定價,大多數走勢取決於美元(USD)的表現。強勢美元傾向於控製金價,而弱勢美元則可能推高金價。

審核Huanyao Fang
免責聲明:本網站提供的資訊僅供教育和參考之用,不應視為財務或投資建議。

相關文章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