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才跟大家說過,A股牛市依舊,但是會分化,但是,真的,沒想到市場的分化來得那麼嚴重,說真的這不是分化而是集體回調了!主要原因大家應該都知道了,就是上週五晚上特不靠譜的講話,導致了市場大跌,也讓中美雙方的貿易前景再度出現了較大的不確定性!當然,事情應該不會往最壞的方面去發展,但是市場在歷經了前面幾個月的持續上漲後,產生了較大的漲幅和利潤,所以有部分資金開始「兌現」和減倉觀望,這是很正常的。
綜觀全局,飛刀還是堅持之前的「多頭中場休息論」觀點,意思是說,市場在9、10、11月會有一個中場震盪休息論」觀點,意思是說,市場在9、10、11月會有一個中場震盪休息時間,而牛市的上半場是4000點以前,牛市的下半場就是4000點以後。上證指數什麼時候站上了4000點了,那就意味著本輪大牛市的下半場正式開啟,而明年市場應該可以看到至少5000點以上,甚至6000點以上。當然,這些都是本人的一些不成熟預判,至於對與不對,一切都要交給市場逐步去驗證。
本週一,市場本該要大跌的,但是卻被洶湧的愛國情緒護盤頂住了,不過市場實際上還是需要調整的,所以市場在短暫反彈過後,就在周五開展了全面的技術調整!從技術面來看,深成指和創業板指數這波可能要下跌考驗一下60日均線的支撐力度和厚度,而上證指數這邊應該以3730作為支撐點位。具體的,得看市場的後市走勢,我會一邊觀察,一邊分析再修正。
10月末到11月初的幾天,市場可能會有幾件重大事件出現,那就是10月底之前的聯準會再度降息,10月底的領導人會面,11月1日的關稅生效日是否執行等等。這些重大事件的發生,雖然會影響市場的短期趨勢,但卻影響不了市場的整個大趨勢。所以,大家不要對這些不確定性的事件過度恐慌! 10月還有我們的重磅會議,還有整個A股市場的三季報要揭露,這些事情都會在接下來的時間內發生。
所以,當市場的不確定性事件多起來了,那麼市場的走勢就會變得撲朔迷離,大家也就很難去分析、判斷了。不過,不管消息和事件如何推進和發生,我們最終都是要從技術走勢上去分析和預判。飛刀堅信的是市場趨勢為王,而一切消息的發生都是跟著趨勢走的,趨勢才是第一位,而不是消息!很多人認為是消息影響著趨勢,實際上是資金推動著趨勢的走向,而最終消息則成為了表象!資金是趨勢的推手,所以資金才是資本市場裡最大的「話事人」!
我們要學習在資本市場裡順勢而為,而不是去做逆勢操作的事。目前市場的短期走勢明顯是要繼續調整的了,所以大家在接下來的半個月時間裡,要盡量多看少動。同時,也要結合分析上市公司的三季報,努力尋找未來佈局的潛力牛股!市場本次的調整下跌,從理論上提供了「倒車接人」的機會,就看前期那些踏空資金和減倉的資金能不能繼續接住這個「潑天的富貴」機會上車了。不然,錯過了10月底和11月初這次的「黃金坑」機會,那下一次又不知道是什麼時候才能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