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中國成為創新藥「輸出」國!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大增100% 創新藥板塊逆勢走高

Investing.com2024年11月20日 05:21

Investing.com -周三(20日),A股三大指數集體調整,全市超3100股上升,創新藥板塊逆勢走高,貝達藥業 (SZ:300558)升超12%,海思科 (SZ:002653)升停。

信銀(香港)資本研究部的統計顯示,創新藥IND、NDA數量在經過2022年低位後重回增長,今年Q3藥物臨床獲批1033個,同比增長25%,1類創新藥獲批上市共8個,同比翻了一倍。

中國成為創新藥「輸出」國。國內藥企License-in項目數量在2021年達到151個的高峰,之後迅速回落,2023年已減少至57個。相比之下,License-out的項目數量正在逐年上升,已由2021年的45個增加至2023年的96個,2024年前三個季度已經有約70個。行業分析人士認為,中國正從生物醫藥資產的淨流入國變成淨輸出國,中國創新藥資產價值也在不斷提升,預計隨著出海藥物種類擴大,未來還有更大提升空間。

2024年醫保目錄談判已落幕,預計新版醫保藥品目錄將於11月底對外發佈,明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醫保持續支持創新,過去6年,醫保談判新增藥品協定期內銷售近5,000億元,醫保基金支出超3,400億元。根據國家醫保局數據顯示,2019年-2023年,全國75個創新藥進入醫保目錄後,總體的銷售額和銷售量在進入醫保的次年都得到了大幅的提高。業內指出, 大多數創新藥醫保談判「以價換量」的預期得到兌現。

國盛證券發佈研報稱,在國內創新藥靶點內卷、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出海有望突破國內市場盈利天花板,順應創新全球化產業趨勢。根據醫藥魔方統計數據,本土創新藥已逐步從「買入方」轉向「輸出方」。License-in方面,國內藥企引入專案數量和交易金額在2021年達到頂峰後逐年回落;至2024Q3專案引入活躍度進一步降低,聚焦臨床中後期或已獲批上市品種; License-out方面,國內藥企達成對外授權合作的專案數量和交易金額穩步增長。

審核Esteban Ma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