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倫敦10月15日 - 在經歷了北半球夏季相對平靜的時期後,企業正準備迎接更緊張的冬季、貿易和經濟不確定性的回歸、以及金融市場波動性的加劇。
從某些方面來看,過去幾個月可能有點像一場虛假的貿易戰——與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長達八個月的“虛假戰爭”不同,當時並沒有發生任何重大軍事活動。
由於大多數美國關稅從8月才真正開始生效,政府數據還看不出任何持久影響,而且兩周前政府關門也導致所有新數據暫停發布。
這不僅讓局勢更加渾沌不明,也引發了令人不安的前景:無論何時政府復工,眾多經濟數據都將同時湧入市場。從美國聯邦儲備理事會(美聯儲/FED)主席到華爾街經濟學家,所有人都不確定美國百年來最大規模的關稅上調究竟帶來何種事態發展。
更重要的是,美國總統特朗普透過行政命令的運用,使他能夠隨意調整關稅,以此向其他國家施壓,迫使他們在任何他強烈關注的經濟、政治或社會議題上做出讓步。上周末特朗普突然再次威脅要對中國徵收100%關稅,就充分說明上述觀點--目前距離11月1日新的最後期限還有令人惶惶不安的兩周。
換句話說,認為貿易衝擊已經發生並且逐漸消退的想法可能是錯誤的。
圖:NFIB美國不確定指數與CBOE波動率指數走勢對照
事實上,關注這一事件進程的全球機構擔心,關稅措施的真正影響要到明年才會顯現。
儘管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本周表示,全球經濟可能已經避開春季預估的最壞情況,但世界貿易組織(WTO)已將明年世界商品貿易增幅預估從8月的1.8%大幅下調至0.5%。
圖:左圖為WTO對商品貿易料的統計及預估,右圖則為世界主要地區對貿易量增長貢獻占比的預估
世界貿易組織(WTO)總幹事奧孔喬-伊韋阿拉(Ngozi Okonjo-Iweala)上周表示,“明年的前景更加黯淡。”他並補充說,今年經濟意外強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人們為了應對危機而瘋狂地提前進口,而真正的衝擊現在可能已經完全延後至2026年。
圖:美國有效關稅稅率變化及變動預估
對美國小型企業來說,似乎已在夏季消散的焦慮情緒如今又開始抬頭。 全美獨立企業聯盟(NIFB)月度調查顯示,9月企業信心三個月來首次下降,調查中的“不確定性指數”上升7個點,達到100,為51年來的第四高。
預計未來六個月情況會好轉的企業主比例下降11個百分點,至 23%,價格正在上漲、訂單也在減少。
NFIB本身強調的一點是,整體國內生產總值(GDP)成長和股價指數全面上揚,是受到人工智能(AI)和AI基礎設施的投資洪流影響,掩蓋了普羅大眾的真實情況。
這些平行宇宙的起落也開始為金融市場注入相當大的波動性--投資者目前正試圖同時應付貿易戰和AI投資熱潮的不同影響,更別說還有貨幣政策、移民限製造成的工人短缺威脅、以及政府統計數據停擺等變數。
10月底之前還有眾多關鍵事件登場。10月24日,無論政府是否重新開門,都將發布被推遲的9月通脹報告。如果華盛頓真的恢復辦公,所有暫停公布的數據報告都有可能被延遲發布。
圖:IMF圖表顯示,政治造成的央行人事變動(深藍)對實質利率、通脹及通脹預期的影響要比非政治造成的央行人事變動(淺藍)大得多
這一切可能在10月29日美聯儲會議召開前夕發生--恰好微軟、Meta、Alphabet和亞馬遜也都將在同一天公布第三季財報。蘋果將在次日公布財報。
圖:網路泡沫時期(深藍線)與最新AI投資(淺藍線)對企業獲利及投資相當於國內生產總值(GDP)比例
除非在此期間化解危機,否則11月1日對華關稅懸崖將在那個周末出現。
股市“恐慌指數”--標普500指數隱含波動率(VIX)在連續五個月低於歷史平均後再次回升,本周觸及自5月以來的最高盤中水準。美國公債波動率也再次回升。
隨著“泡沫危機”再度成為市場日常語匯的一部分,所有熱門市場都可能會出現波動率再次上升。各國監管機構與全球金融監督單位也再次發出警告,指稱市場面臨重大修正風險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如果貿易戰的假戲現下正在進入尾聲,那麼也許是時候該準備好迎接真正的衝擊了。(完)
Business uncertainty and market volatility resurface
World Trade Organisation charts on global goods trade forecast
OECD chart on rise in effective US tariff rates
IMF chart on the AI investment boom
IMF chart on importance of central bank independ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