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科羅拉多州利特爾頓9月11日 - 有人說,當中國繼續建造新的燃煤電廠並持續提高自身的排放量時,其他國家減排是沒有意義的。
但2025年到目前為止,中國電力產業因使用化石燃料而產生的污染已罕見地出現下降,這對於希望中國巨大的污染趨勢即將越過高峰的氣候追蹤者來說是一個好兆頭。
問題在於,中國削減的排放量已被美國發電廠排放量大幅增加所抵消,2025 年美國燃煤發電量將躍升至三年來的最高水準。
美國污染量增加意味著,即使中國發電業排放量下降,今年全球電力產業污染仍可能持續攀升。
美國增排也明確駁斥了“在中國排放量擴大的情況下削減污染毫無意義”的觀點,並表明如果其他國家效仿中國的做法,全球可能會更接近限制電力部門排放的目標。
能源智庫Ember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7月,中國發電過程中使用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與2024年同期相比下降3,000萬噸。
排放量比去年同期下降1%,而此前兩年中國1月至7月的排放水平連續增長。
從全年來看,中國化石燃料發電排放量已連續九年增長,因此,2025年發電排放量即使略有下降,也將標誌著中國減排努力的一個罕見里程碑。
今年1至7月,化石燃料發電產生的二氧化碳總排放量為32.4億噸,低於2024年1至7月的32.7億噸。排放量下降的關鍵是自2022年以來首次削減燃煤發電量,而清潔電力產量年增14%也助推這一進程。
今年1月至7月期間的清潔電力總產量為2,445 太瓦時 (TWh),比去年同期多出約303TWh。
燃煤電廠仍是中國的主要電力來源,今年1月至7月,燃煤電廠的發電量為3,277 TWh,比 2024年同期下降約30TWh,降幅為1%。中國的燃氣發電量也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約 1%。
中國電力產業今年削減煤炭使用量之際,美國電力公司已提高煤炭使用量,今年1月至7月,美國燃煤電力供應量較2024年同期成長16%。
1月至7月,美國燃煤發電總量為435TWh,高於去年同期的375TWh,創2022年以來的最高水準。與去年同期相比,煤炭使用量激增導致燃煤發電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3,700萬噸,從2024年同期的9.41億噸增至2025年的9.78億噸。
美國燃煤發電比重從一年前的不到15%增至2025年至今的近17%,導致美國發電業碳排增加。煤炭使用量增加的主因是今年頭幾個月天然氣價格上漲。
天然氣發電廠仍是美國的主要電力來源,但由於2025年上半年天然氣價格平均比2024年同期上漲65%,電力公司在1月至7月期間將天然氣發電量削減4%。
為了彌補天然氣供應的減少,電力公司轉而燃燒更便宜但排放量更高的煤炭,導致污染加劇。
除了燃煤發電量增加外,美國公用事業公司1月至7月的太陽能發電量也比去年同期增加約 30%,風能和水力發電量增加3%。
今年1月至7月,美國清潔電力總發電量成長6%,達到創紀錄的1,155TWh,清潔能源在美國發電結構中的比重也攀升至創紀錄的44%,高於去年同期的43%。
然而,隨著總電力需求以幾十年來最快的速度成長,美國公用事業公司仍然依賴化石燃料來生產大部分電力。
由於動力煤價格仍比發電用的天然氣價格便宜約20%,許多公用事業公司可能會在發電結構中維持較高的煤炭使用量,以控制整體成本。
這表明美國的排放量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即使中國在今年剩餘時間內設法控制自身的化石燃料使用量,這也將使全球電力污染水平達到新高。(完)
Fossil fuel power emissions by key market during January to July
Fossil fuel power emissions by key market
China vs US electricity generation by power source during January to Ju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