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華盛頓5月10日 - 中美兩國將在周六開始貿易戰2.0的首次重要會談,以擺脫被分析人士形容為兩國經濟雙輸的局面。但對於雙方來說,什麼樣的結果算是贏並不太清楚。
中國處於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的全球貿易戰的中心。這場貿易戰撼動了金融市場,破壞了供應鏈,並加劇了全球經濟急劇下滑的風險。
華盛頓希望減少對北京的貿易逆差,並說服中國放棄美國所說的重商主義經濟模式,為全球消費做出更多貢獻,這將意味著中國需要進行痛苦的國內改革。
中國政府抵制外界對其發展道路的任何干涉,因為它認為,工業和技術進步對於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至關重要。北京希望華盛頓取消關稅,具體說明希望中國增加購買什麼商品,並在全球舞台上得到平等對待。
與特朗普上個任期內的第一次貿易戰相比,這次雙方的分歧似乎更大,造成嚴重後果的風險也更大。
分析人士說,當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貿易代表格里爾(Jamieson Greer)在瑞士會見中國負責經濟的副總理何立峰時,上述結果看起來都不現實。
彼此徵收的三位數關稅並不是周末會談的唯一緊張點。芬太尼、技術限制和包括烏克蘭戰爭在內的地緣政治等非貿易問題,可能會使解決這場貿易衝突的道路更加複雜。
事實上,一位消息人士透露,中國將派出一名高級公共安全官員參加會談,這表明非關稅問題在談判中具有多么重要的地位。
華盛頓國際戰略研究中心(CSIS)的中國商業事務專家Scott Kennedy說:"本周末他們不會解決任何問題,只是試圖確定是否會有一個進程,以及議程事項是什麼。"
對金融市場來說,在目前的早期階段,最好的情況是雙方達成協議,將關稅從超過100%(市場普遍認為這實際上是一種貿易禁運)降至允許產品雙向流通的水平,但這對美國和中國企業來說仍然是沉重的負擔。
特朗普曾表示,美國對中國政府徵收的145%的懲罰性關稅可能會下調。在周五,他首次提出了一個替代數字,並在社交媒體平台上說,徵收 80% 的關稅“似乎是正確的”。即使是80%,也比他去年在競選時承諾對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水平高出20個百分點。目前還不清楚中國方面是否會接受這個數字,如果特朗普的談判團隊在周末提出這個數字的話。
"我預計中國政府將堅持要求獲得與所有其他國家一樣的90天關稅豁免,以便為談判創造有利條件,"布魯金斯學會約翰·桑頓中國中心主任何瑞安(Ryan Hass)說,並補充說,取得突破的可能性不大。
"既然美國升級關稅的決定是任意做出的,那麼降級關稅的決定同樣也可以是任意做出的。"
大多數分析師預計不會有豁免。但關稅下調,無論幅度有多小,以及達成共識以進行後續會談,最終可能包括芬太尼等非貿易問題,仍會被投資者視為積極的結果。
咨詢公司 Plenum 的上海合夥人Bo Zhengyuan說:"如果暫時休戰或對稱地降低關稅,將有利於未來潛在的全面談判努力。"
衝突的根源將依然存在。在全球貿易環境不平衡的情況下,全球大多數經濟體在供應方面過於依賴中國生產,而在需求方面則過於依賴美國消費者,這種情況不會在下周得到解決。
但目前市場至少感到欣慰的是,中美有機會從升級威脅的道路上後退。
ING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宋林預計,任何降級都將使關稅回到60%左右,與特朗普的選前承諾一致。
中國央視旗下新媒體“玉淵譚天”上周表示,“美國如果希望同中國接觸,現階段對中國來說也沒有壞處,中方須要觀察甚至逼出美方的真實意圖,掌握談判的主動權”。(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