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股市场是一个青睐 “进攻型” 标的的股市中,防守策略向来是跑输大盘的代名词 —— 但这一格局可能即将改写。
尽管当前经济不确定性升温本应利好防御性板块,但其表现持续疲软,不过随着估值优势累积、资金流入信号浮现,被冷落已久的防御性股票有望迎来补涨行情。
理论上,当前市场环境本应是防御性股票的 “舒适区”。近几个月美国就业增长显著放缓,叠加政府停摆导致的经济数据短缺,让美国经济走势陷入扑朔迷离的状态。再加上贸易局势的持续担忧、制造业的长期低迷以及人工智能泡沫引发的市场顾虑,追求投资安全性本应成为当下的主流投资偏好。
防御性股票通常涵盖必需消费品、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高股息股等具备稳健特质的板块。但现实情况却与理论预期截然相反:截至目前,必需 消费品指数ETF-SPDR主要消费品 (成分股包括沃尔玛、可口可乐、宝洁等行业龙头)今年以来含股息回报率仅 1.7%,大幅落后于标普 500 指数 18% 的强劲涨幅; 健康照护类股ETF-SPDR 回报率仅7.1%, Real Estate Select Sector SPDR Fund 涨幅也仅 5.1%,三大核心防御性板块均显著跑输大盘,表现不及市场预期。
防御性股票的持续低迷表现,正使其逐渐具备显著的估值吸引力。Evercore ISI 策略师指出,一篮子防御性股票与经济敏感型股票的股价比率,已接近 2013 年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现象颇为反常,毕竟美国供应管理协会(ISM)制造业指数仍低于 50 的荣枯线,意味着工业经济持续处于疲软状态,从基本面来看,本应是防御性板块占据优势的市场环境。
市场分析认为,人工智能热潮此前分流了大量市场资金,各类资金纷纷涌入科技相关板块,这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防御性板块的表现。但随着两类板块估值差距持续拉大,防御性股票的补涨交易有望正式启动。
从具体估值数据来看,防御性股票相对市场整体更具明显优势:必需消费品 ETF 的 12 个月预期市盈率为 19 倍,低于五年均值 19.9 倍,较标普 500 指数 23 倍的市盈率折让幅度超 18.5%,而过去五年该板块相对标普 500 指数的平均折让不足 1%;房地产板块市盈率为 18 倍,医疗保健板块市盈率为 17.6 倍,均处于历史相对低估区间,估值安全垫较为充足。
防御性股票的补涨行情已出现早期信号。相关数据显示,截至10月24日的一周,发达市场防御性股票基金的资金流入量创下4月以来的新高。回顾今年4 月,特朗普政府首次宣布加征关税时,市场曾对经济前景普遍感到担忧,进而引发了一轮防御性资产的配置热潮。如今,防御性基金再次迎来资金大幅流入,这一资金流向变化,或许预示着防御性股票的配置价值正被市场重新认可,资金回流趋势有望持续。
个股方面,可口可乐的表现尤为值得关注。该股当前市盈率略低于 21 倍,而在过去五年间,其估值水平通常与标普 500 指数持平甚至更高,当前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
公司第三季度业绩表现亮眼,营收同比增长 5% 至 124 亿美元,调整后每股收益同比增长 6.5%,两大核心业绩指标双双超出市场预期;同时,产品销量同比增长1%,需求保持稳定态势,部分原因是其业务受零食需求疲软的影响较小,而竞争对手正面临这一棘手问题。
在财报发布后的首个交易日,可口可乐股价上涨4%,凭借 “可预测且适度增长的营收与盈利”,充分展现了必需消费品板块的稳健特质,为防御性股票板块树立了良好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