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vesting.com — 大众汽车(ETR:VOWG_p)正在加速其在中国的改革,以应对在全球最大汽车市场中的急剧下滑。
花旗研究分析师看到大众汽车中国业务内部文化正在转变的迹象,这可能有助于该汽车制造商稳定其市场地位,即使面临激烈的电动汽车竞争。
在上海车展上,花旗分析师观察到大众汽车中国部门展现出新的紧迫感,这与欧洲汽车制造商因停滞不前而落后于国内竞争对手形成鲜明对比。
预计大众汽车在中国的息税前利润(EBIT)将在2025财年降至5亿欧元至10亿欧元之间,较2015年44亿欧元的峰值下降90%。
过去一年,车辆销量已从450万辆下降至不足300万辆,市场份额降至9.4%。
这一下滑反映了中国电动汽车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以及对内燃机车型需求的萎缩。
花旗分析师警告称,在当前条件下,盈利能力不太可能迅速反弹,但认为亏损规模已迫使大众汽车进行快速转型,这可能确保其生存。
今年早些时候采用完全整合的"在中国,为中国"战略后,大众汽车加强了本地合作伙伴关系并加速产品开发。
它与小鹏汽车(NYSE:XPEV)在电子架构方面展开合作,与Carizon合作开发驾驶辅助系统,并加强了与传统合作伙伴上汽和安徽的联系。
在18个月内,大众汽车中国推出了几款具有灵活动力系统的新车型,开发周期大幅缩短。虽然尚未成为市场领先者,但该公司更快的执行速度和更低的成本标志着与过去的重大突破。
大众汽车还瞄准了重大成本削减。本地化车辆开发、增加磷酸铁锂电池使用以及新的区域电气架构使MEB和CMP平台之间实现了40%的成本削减,到2026年目标进一步减少10%。
通过转向本地LFP电池,大众汽车预计电池成本将下降约50%,到2026年LFP电池在其中国产品线中的份额将上升至约90%。
该公司计划到2027年推出30款新能源汽车,包括2026年推出的10款大众新车型。它相信可以在低于17万人民币($23,500)的价格下实现盈利竞争,开发周期缩短至24至30个月。
大众汽车还在探索从中国向海外市场出口,包括东南亚和拉丁美洲。
花旗分析师强调,短期内盈利能力大幅回升的可能性仍然不大。然而,在中国稳定运营本身就标志着投资者情绪的重大转变。
更快的开发时间、以成本为中心的平台和灵活的合作伙伴关系可能会显著提高大众汽车的全球竞争力。
尽管存在风险,包括关税和国内激烈竞争,花旗认为大众汽车正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速度比许多投资者意识到的更快,而主要基于欧洲的盈利基础提供了近期的韧性。
本文由人工智能协助翻译。更多信息,请参见我们的使用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