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IMF报告:全球经常账户差额扭转收窄趋势,关税无法解决失衡问题

路透社2025年7月22日 13:49
  • 中国、美国和欧元区的经常账户差额过大
  • IMF:关税无法纠正经常账户失衡
  • IMF:紧张局势可能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发生转变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周二表示,2024年全球经常账户差额将大幅扩大,扭转自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收窄趋势,并警告称关税并非解决办法。

IMF在其年度《对外部门报告》中评估了30个最大经济体的失衡状况,指出外部盈余或赤字不一定是个问题,但如果过度则可能引发风险。

报告称,长期的国内失衡、持续的财政政策不确定性以及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可能会恶化全球风险情绪,加剧金融压力,对债务国和债权国都造成损害。

该报告针对美国总统特朗普提高进口关税的做法指出:“贸易战进一步升级将对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更高的关税将在短期内减少全球需求,并通过提高进口价格来增加通胀压力。

报告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加剧也可能引发国际货币体系(IMS)的转变,进而可能破坏金融稳定。

今年的报告基于2024年的数据,显示全球经常账户余额扩大主要是由于美国、中国和欧元区这三大经济体的差额增加。

美国的赤字扩大了2,280亿美元,达到1.13万亿美元,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的1%;中国的盈余增加了1,610亿美元,达到4,240亿美元,欧元区盈余扩大了1,980亿美元,达到4,610亿美元。

**国内解决方案**

IMF首席经济学家古兰沙在随附的博客中表示,过大的盈余或赤字源于国内扭曲,例如赤字国家的财政政策过于宽松,以及盈余国家的社会保障不足导致预防性储蓄过多。

他表示,需要针对这些内部驱动因素(而非关税)进行改革。这意味着中国应该专注于促进消费,欧洲应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美国需要削减巨额公共赤字并控制财政支出。

他写道:“美国的公共赤字仍然过大,而最近人民币和美元的广泛贬值,有扩大中国经常账户盈余的风险。”

古兰沙表示,提高关税对全球失衡影响不大,因为关税往往会减少征收关税国的投资和储蓄,经常账户差额几乎不发生改变。

该报告承认美元继续占据主导地位,但表示日益加剧的地缘经济分裂可能在未来带来风险,而近期对美国公债的需求减弱可能反映出对美国财政轨迹的担忧。

人民币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使用增加、“美国作为全世界的银行家和保险商的角色减弱”以及替代支付系统和私人数字资产的出现,最终可能导致国际货币使用情况的变化。(完)

免责声明:本网站提供的信息仅供教育和参考之用,不应视为财务或投资建议。

相关文章

Tradingkey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