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澳元/美元收复失地,并吸引了一些跟进买盘,攀升至近两周高点 0.6755。澳元正在感受到美元整理跌势以及对中国经济数据的担忧所带来的影响。此外,风险偏好积极打压美元,提振澳元/美元。
经济信号相互矛盾且澳储行对控制通胀维持坚定立场,市场对降息的预期有所减弱。市场观察人士目前预计 2024 年仅会小幅降息 25 个基点,这反映出市场对澳大利亚经济的前景更为谨慎。
周二,美国公布了 8 月零售销售,该数据并未对美元产生影响,但确实超出了预期,因为市场的焦点将集中在周三的美联储决议上。
澳元/美元连续第二日扩大涨幅,标志着长达一周的升势。欧洲时段早盘,澳元/美元触及一周来最高点,徘徊在0.6700中档上方。
各项指标前景看好,如果澳元/美元持稳在 20 天简单移动均线(SMA)上方,前景将转为看涨。
美国货币政策由美联储制定。美联储有两项任务:实现价格稳定和促进充分就业。美联储实现这些目标的主要工具是调整利率。
当物价上涨速度过快,通胀水平超过美联储 2% 的目标时,美联储就会提高利率,提高整个经济的借贷成本。这导致美元(USD)走强,因为这使美国成为对国际投资者更具吸引力的资金存放地。
当通胀率低于 2% 或失业率过高时,美联储可能会降低利率以鼓励借贷,这就会打压美元。
美联储(Fed)每年举行八次政策会议,由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评估经济状况并做出货币政策决定。
参加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的有 12 名美联储官员,即理事会的 7 名成员、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以及其余 11 个地区储备银行行长中的 4 位,他们轮流任职,任期一年。
在极端情况下,美联储可能会采取一种叫做量化宽松(QE)的政策。量化宽松是美联储大幅增加陷入困境的金融体系中信贷流量的过程。
这是一种非标准的政策措施,在危机期间或通胀处在极低水平时使用。量宽政策是美联储在 2008 年大金融危机期间的首选工具。它包括美联储印制更多美元,并用这些美元从金融机构购买高等级债券。量化宽松政策通常会削弱美元。
量化紧缩(QT)是量化宽松的反向政策,即美联储停止从金融机构购买债券,不再将其持有的到期债券的本金再投资于购买新债券。这通常会提振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