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2月28日 - Coco Wen利用中国的消费补贴政策,以大约原价三分之二的价格为自己购买了一部新iPhone。与此同时,她正在削减其他方面的开支。
31岁的Coco在一家旅行社工作,随着中国人减少出境游,这家旅行社付给她的钱比疫情前少了。她说:“我通常会吃一顿丰盛的晚餐来庆祝生日,但今年我没有这么做。我们家的消费习惯已经改变,只买必要的东西。”
中国最近大力推动的促进家庭消费的措施--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虽然使家庭短期内支出增加,但他们最终会减少对无补贴商品和服务的支出。该计划还削减了未来的支出,因为消费者可能在几年内都不会更换汽车和电器。
澳新银行中国经济高级策略师邢兆鹏说:“从五到六年的周期来看,这可能是有害的。”
图:中国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
这些缺点给当局带来了压力,要求他们在3月5日中国召开全国人大会议时出台具有长期影响的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政策。
随着北京正在与华盛顿打一场破坏性的贸易战,需要中国消费者加大购买力度,消化其他市场消费者因关税提高而减少购买的产品,中国出台刺激消费的政策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标普全球的首席亚洲经济学家Louis Kuijs说:“中国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在国内,这正在压低价格和利润。从外部来看,它正在放大对中国出口的抵制。提高国内消费确实会有帮助。”
在这方面,Kuijs“热切地希望看到政府在全国人大会议上可能提出的关于提高其在卫生、教育和社会保障方面的作用和支出的任何计划”。
**有力承诺**
虽然外界对中国政府将公布哪些新政策知之甚少,但迄今为止,政府官员已承诺今年将"大力"促进消费,包括提高收入、养老金和医疗补贴。
中国的家庭支出不到年度经济产出的 40%,比全球平均水平低约 20 个百分点。相比之下,投资则高出 20 个百分点。缩小这一差距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图:中国消费和投资之间失衡
分析人士认为,这需要对税收制度进行改革,扭转长期以来以牺牲收入增长为代价追求资本回报的激励机制,并将资源从企业和政府部门重新分配给消费者。
此外,还需要建立一个更强大的社会安全网,提高养老金、医疗保健和失业救济金,让家庭更有信心消费。
荣鼎谘询(Rhodium Group)的副总监 Camille Boullenois 说:“虽然中国政府已认识到促进国内消费的紧迫性,但迄今为止,其政策反应远未达到有意义地转变中国经济模式所需的结构性改革。”
Rhodium 预计,为促进消费而进行结构性政策改革所需的资金成本可能达到中国 GDP 的 30%左右。
Boullenois说:“中国政府有改革方案可供选择,尽管它们在财政和政治上的可行性各不相同。”
**增加发债**
下周三,国务院总理李强将在人民大会堂向全国人大作政府工作报告,预计他将宣布2025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仍为5%左右。任何可能在短期内冲击经济的政策变化都不会马上出台。
在不转向新发展引擎的情况下保持高增长只能通过增加发债来实现,尤其是在贸易摩擦和房地产行业危机持续存在的情况下。
预计李强将宣布今年扩大预算赤字和创纪录的特别国债发行计划。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政策顾问说:“我们必须确保外部冲击不会影响我们的经济增长。促进消费是关键,同时还要努力促进投资和贸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