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SAFE)的数据,上个月中国对外贸易的 53% 以人民币计价。这说明近年来人民币的使用发展势头非常强劲。直到去年,人民币才超过美元成为第一大货币。德国商业银行外汇分析师沃尔克马尔-鲍尔(Volkmar Baur)指出,在大流行病发生之前,中国对外贸易中以美元计价的金额约为本币的两倍。
"最近几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相对稳定经常被认为是一个关键因素。事实上,今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的历史平均波动率明显低于近几年,有时甚至达到 9 年来的最低水平。有观点认为,如果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波动加大,贸易伙伴就不会被说服以人民币对商品定价。因此,现在(或过去)有必要对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行更严格的管理"。
"中国在人民币问题上的做法是完全错误的。通过将货币政策的重点放在管理本国货币与美元的关系上,中国正在使其货币政策适应美国的经济形势,而不是专注于自身的形势。目前,这意味着面对极低的通胀率和疲软的经济增长,中国的货币政策似乎过于限制性。"
"然而,中国央行在某个时候将不得不与美元脱钩。由于某种路径依赖,许多贸易伙伴可能会继续以人民币为商品定价,即使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次出现较大波动。然而,也有可能许多贸易伙伴随后会转回美元。在这种情况下,人民币在中国对外贸易中所占份额的暂时提高将是一场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