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7月7日 - 中国对稀土的出口限制导致全球部分汽车供应链停摆,美国总统特朗普也被迫坐到了谈判桌前。但在国内,这些限制令让本就在经济低迷中挣扎的企业十分头疼。
作为对美国关税的反制措施,中国政府在4月限制了稀土和磁材的出口,这导致磁材制造商的海外销售额下滑。与此同时,这些厂商还面临着经济疲软的压力,而且他们的主要销售对象--电动汽车行业也处境艰难。
即使美国在6月27日宣布与中国达成恢复稀土出口的框架协议,磁材制造商的痛苦也不会很快减轻。
任何协议的实施都需要时间,国家支持的交易平台--包头稀土产品交易所(稀交所)在框架协议宣布后在微信公众号发文称,企业面临较大库存压力。
出口限制措施实施两个月后,中国的磁材出口下降75%,迫使全球多家汽车制造商暂停部分生产。
稀交所今年5月表示,限制措施给当地一些磁材制造商带来了"危机"。
公开文件显示,虽然中国生产了全球90%的稀土磁材,并消耗了其中的一大部分,但在11家按产能计算最大的上市磁材生产商中,出口占2024年总营收的比重介于18-50%不等。
"他们的销售现在受到两方面的挤压--出口中断和国内需求疲软,"大宗商品信息提供商Argus的金属定价主管Ellie Saklatvala说。"他们暂时失去了一部分重要客户,而何时能重新获得这些客户尚不确定。"
图:中国5月稀土磁材出口量跌至五年多低点
**出口限制的影响被低估**
与美国芯片制造商Nvidia(辉达/英伟达)NVDA.O一样,中国的稀土磁材制造商也受到自身重要性的连累。
在美国加征关税和中国予以反制的地缘政治交火中,上市磁材制造商的股价在4月出口限制措施出台后下滑,不过在过去三个月中已经走出低谷。
咨询公司Trivium China的关键矿物研究主管Cory Combs说,股价的反弹似乎并非基于对该行业未来的合理预测。"我可以看到不同的市场前景,或多或少都是负面的,取决于各种假设条件,但没有一种前景能让股价如眼下这般持续上涨。"
图:自出口限制措施公布后,中国部分磁材生产商股价总体处于上升趋势
许多生产商已经面临国内市场疲软的状况,包括电动汽车制造商(他们的主要客户群)大打价格战,并要求供应商提供折扣。
此外四名要求匿名的消息人士称,许多磁材产品的高度定制化性质使得它们很难在国内进行转售,迫使磁材制造商在等待获得出口许可期间只能将其储存起来。
**压力可能促进行业整合**
Argus的Saklatvala认为,如果稀土管制的实施方式类似对锗和锑等其他重要矿物的管制,则不太可能迅速恢复到以前的平衡状况。
中国在2023年和2024年期间对锗和锑实施了出口管制。尽管锗和锑主要用于民用行业,理论上获得许可证应该没有什么问题,但海关数据显示,出口仍未完全恢复。
图:中国的锑和锗出口尚未恢复到管制之前的水平
美国爱达荷州博伊西州立大学特聘教授David Abraham说,出口许可发放机构要求提供的大量信息对该行业来说是一个永久性的变化,将增加生产商的延误和成本。"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没有回头路了。"
他说,在一个拥有数百家制造商的行业,这种压力可能会引发合并。"我不知道中国政府是否认为这是一件坏事,因为进一步的行业整合有助于控制和了解材料的去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