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Ron Bousso为路透专栏作家,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路透伦敦2月6日 - 中美贸易战方兴未艾,使美国天然气出口商陷入困境,他们面临着在全球增长最快的液化天然气(LNG)市场失去优势的前景。
美国燃料的买家可能采取的应对措施是,将更多的供应转向欧洲,因为如今欧洲的天然气价格要比亚洲高。这是一个短期解决方案,甚至可能使中国贸易商得利。
美国总统特朗普上周六宣布对所有中国进口产品征收10%的关税后,中国政府也宣布对自美国进口的LNG征收15%关税。
根据Kpler的数据,美国LNG仅占中国LNG进口总量的5.5%,即430万吨,因此此举对中国能源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但如果这些关税被证明是持久的,那么对美国天然气出口商的影响可能要大得多。
直到最近,亚洲(尤其是中国)才被视为迅速扩张的美国LNG产业的关键成长市场。根据LSEG的数据,预计到2028年,美国LNG供应量将翻一番,从目前的每年1亿吨增至每年2亿吨左右。
中国在美国LNG承购量中的份额将大幅增长。根据路透的计算,中国进口商已承诺每年从美国现有和新建的出口终端购买近2,000万吨LNG,合同期通常超过20年。
这种长期合同对寻求为昂贵的LNG生产设施融资的美国企业来说至关重要。中美贸易战可能会抑制中国企业签署更多供应合同的意愿,进而使将于2020年代末期启动的下一波美国项目的可行性受到质疑。
图:中国的LNG进口
**调整供应方向**
短期内,中国贸易商可能会通过将美国LNG供应合同转至欧洲来应对北京方面的行动,因为在接下来的几个月,由于欧洲买家在相对寒冷的冬天后需要补充耗竭的库存,欧洲的LNG价格将高于中国。
而中国贸易商将因这一事实而受益:与许多其他的生产者不同,美国的LNG出口商对货物目的地几乎没有限制或不设限,这意味买家可以指示将货物运到他们希望的地方。这让灵活的贸易员可以因应全球供需变化做出应对,将货物转运至为燃料提供更高价格的买家。
2022年莫斯科入侵乌克兰后,俄罗斯对欧洲的管道天然气供应骤减,而LNG一直是帮助欧洲抵消这一影响的关键。
因此,美国已成为欧洲最大的LNG供应国,根据Kpler的数据,去年占欧洲进口量的45%。欧洲已经是美国天然气出口的最大买家。
但将更多LNG推向欧洲只是短期之计。从长远来看,欧洲的天然气需求预计将下降,因为欧洲有意通过转向可再生能源来减少碳排放。
事实上,根据国际能源署(IEA)的预测,到2035年,欧洲天然气消费量将从2023年的5,070亿立方米减少到2,810亿-4,070亿立方米;而中国国内天然气需求则将从2023年的3,980亿立方米增至2035年的3,970亿-5,220亿立方米。
因此,欧洲市场或许是帮助美国天然气生产商止住关税引发损失的创可贴;但从长远来看,贸易中断仍可能对美国出口商造成净负面影响。
而且尽管欧洲看似是这场愈演愈烈贸易战的主要受益者,但其对美国天然气的依赖日益增加可能意味,欧洲只是将数十年来对俄罗斯天然气的过度依赖,转变为对一个在无论是共和党还是民主党执政期间都愈发推行保护主义的超级大国的过度依赖。
美国总统特朗普说过一句名言:"贸易战是好事,也很容易打赢,"但要在这场贸易战中找出任何长期赢家可能相当有挑战。
图:欧洲和亚洲指标LNG价格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