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信心略有改善,可能会给石油价格带来支持。德国商业银行(Commerzbank)大宗商品分析师芭芭拉-兰布雷希特(Barbara Lambrecht)指出,毕竟,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的需求疲软是今年主要的令人失望的因素之一,拖累了油价。
国际能源署目前预计,与去年相比,今年中国的石油日需求量将仅增加 10 万桶。年初,它还曾假设需求增长 70 万桶。除了经济疲软,电动汽车的快速发展也在抑制中国的石油消费。在最重要的消费国美国,电动汽车的销量也在大幅上升,但其市场份额太低,还不能显著减少石油消耗品。
如果那里的采购经理人指数也像分析师预期的那样略有改善,这也会抑制石油市场的需求担忧。此外,首份基于调查的 10 月份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产量预估将于下周末公布,预估结果很可能显示,在冲突各方达成协议后,利比亚石油产量将大幅增加。伊拉克产量的最新发展则更加不确定。
尽管该国已承诺在今年上半年抵消过量生产,但目前的产量估计尚未反映出这一点。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一些成员国缺乏纪律,这对摇摆生产国沙特阿拉伯的耐心造成了特别大的压力。据彭博社报道,8 月份该国的石油出口收入跌至三年多来的最低水平。一些国家偏离产量目标的程度很高,这对价格是个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