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IPO追踪】“流感神药”不灵了?东阳光药合并上市后股价遇冷

财华社2025年8月8日 11:54

8月7日,东阳光药(06887.HK)登陆港股市场!

东阳光药是港交所首例H股吸收合并私有化加介绍上市的案例。

具体来看,拟上市主体东阳光药提交H股上市申请,向其控股子公司东阳光长江药业的股东发行H股,以换取这些股东所持有的东阳光长江药业股份。吸收合并完成后,东阳光药再通过介绍方式实现上市,而被合并方东阳光长江药业退市。

然而,登陆港交所的东阳光药却股价遇冷。富途牛牛数据显示,公司股价上市首日(8月7日)收跌0.56%,8月8日续跌6.09%。

东阳光药介绍上市无新股发行,未引入增量资金,股价下跌或是原有股东因溢价吸收合并后获利抛售,以及受今日港股创新药调整影响。

“流感神药”老矣?

东阳光药是一家综合性制药公司,专注于感染、慢病及肿瘤等治疗领域。

截至2025年6月4日,东阳光药在不同国家及地区(包括中国、美国及欧洲)拥有150款获批药物,其中在中国销售48种药物,并在海外市场销售23种药物。

抗流感药物“可威”牌磷酸奥司他韦是东阳光药的核心产品,该产品曾一度占据国内90%的市场份额,是公司的主要营收来源。

然而,近年来,随着国内集采政策持续推进以及市场竞争加剧,这款“流感神药”正面临巨大的增长挑战。根据招股书,公司磷酸奥司他韦产品的市场份额占中国磷酸奥司他韦总体市场的百分比由2023年的64.8%减至2024年的54.8%,一年时间下降了整整10个百分点。

磷酸奥司他韦的惨淡表现,直接冲击了东阳光药的经营业绩。2024年,公司抗感染药物贡献的收入为27.98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同比惨遭腰斩,收入占比也大幅下滑至69.6%。公司的总收入也因此由2023年的63.86亿元下降至2024年的40.19亿元。

进入2025年一季度,东阳光药的收入进一步下滑,同比下滑40.7%,主要原因是2023年底流感高发期推高了公司2024年一季度的营收基数。

利润表现方面,公司利润极不稳定,2022年、2023年及2024年的年内利润分别为-14.16亿元、10.14亿元及2480.3万元。

资料显示,目前,中国有超过70家制药公司生产磷酸奥司他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其中较有实力的竞争对手包括F.Hoffmann-La Roche AG、广州一品红制药有限公司、江苏诺泰澳赛诺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山万汉制药有限公司等厂商。

随着竞争的加剧,东阳光药抗流感药物的市场份额在未来可能会被进一步挤压。

多元化转型初见成效

“流感神药”独木难支,东阳光药若想维持业绩增长,需推进多元化布局,以降低对单一产品的依赖。

东阳光药实则已在推进多元化布局,尤其是在慢病领域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流感药物表现不佳的影响。

公司的慢病治疗药物已进入大规模商业化变现阶段,已商业化的慢病治疗药物主要专注于治疗糖尿病、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及胃酸相关疾病,包括五款胰岛素产品及四款主要仿制药。

根据招股书,过去三年,慢病治疗药物的五款主要药物销售额均取得增长,特别是用于治疗胃酸相关疾病的艾司奥美拉唑镁肠溶胶囊,其销售额由2022年的不到9000万元飙升至2024年的逾2亿元。

慢病治疗药物已成为东阳光药的另一增长极,2024年,慢病治疗药物贡献的收入占公司总收入比重已达26.6%,占比超过1/4。该领域的药物能否在未来成功接力磷酸奥司他韦,带动公司持续发展,仍有待时间验证。

根据招股书,截至2025年6月4日,东阳光药在中国有49款1类在研创新药物的多元化管线,主要包括一款公司已向NMPA提交NDA的1类在研创新药物,以及十款处于Ⅱ期或Ⅲ期临床试验的1类在研创新药物。

东阳光药对此自信满满地表示,这不仅能令公司保持竞争优势,还能助力公司的可持续增长。

总结

东阳光药成功登陆香港资本市场,但核心产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下面临挑战。虽然其在慢病领域的多元化布局初见成效,在研管线也为未来提供了可能性,但能否就此突破困境,仍需时间给出答案。

审核人Huanyao Fang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Tradingkey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推荐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内数据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并受使用条款约束。历史及当前收盘数据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报价均以当地交易所时间为准。美股报价的实时最后成交数据仅反映通过纳斯达克报告的交易。日内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参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第三方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观点基于分析师的独立评估和判断,未考虑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我们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仅提供关于某些投资产品的一般信息。Finsights 不提供财务建议或对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且提供此类信息不应被解释为 Finsights 提供财务建议或推荐。
投资产品存在重大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Finsights 可能允许第三方广告商或关联公司在我们的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广告,并可能根据您与广告的互动情况获得报酬。
© 版权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权所有
Key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