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佛羅里達州奧蘭多8月14日 - 美國經濟似乎發展得相當順利,儘管以某些觀察人士的喜好來看,有點過於緩慢了。然而,翻開經濟成長的引擎蓋會發現,實際情況讓人更擔心,發動機出現故障的風險正在上升。
科技正在美國經濟中發揮空前作用,人工智能可能帶來里程碑式的生產力繁榮。但是,如果為這一押注投入巨資,可能需要數年才能看到回報。更重要的是,長遠來看可能出現令人不樂見的經濟失衡,導致投資和政策決策失誤。
下面五張圖告訴我們,堅韌的美國經濟和繁榮的股市所依賴的基礎可能比表面看起來要脆弱得多,特別是如果剔除人工智能與科技相關的支出、投資和樂觀信心的話。
**投資**
SMBC日興證券資深美國經濟學家Troy Ludtka指出,自 2019 年底以來,經通脹調整後"人工智能敏感"產業的投資已增長53%。其他產業的投資僅增長 0.3%。
**對GDP的貢獻**
與此相關的是,貝萊德(Blackrock)分析師認為,軟件和 IT 設備資本支出對美國 GDP 的貢獻從未如此之高。然而,今年上半年所有其他經濟部門的資本總支出實際上出現下降,這實屬罕見。
**消費支出**
與此同時,個人消費支出急劇放緩,鑒於消費活動占美國 GDP 總量的 70% 左右,這是一個令人擔憂的跡象。第二季個人消費支出僅增長0.9%,是疫情以來增長最慢的一季。實際上,消費者支出在今年上半年完全持平。
**企業破產**
根據標普全球市場財智(S&P Global Market Intelligence)數據,7月企業破產數量創下2020年7月以來的單月最高紀錄。更令人擔憂的是,截至7月底的今年破產申請總數為2010年以來同期最高。今年近三分之一的破產案發生在可支配消費和工業領域。
**股市集中度**
最後,美股的集中度已被廣泛討論過,但目前水平仍令人瞠目。芯片製造商Nvidia(輝達/英偉達)一隻股票市值就占到標普500指數全部市值的 8%,創下了單只股最高紀錄。
而排名前十的股票中,多數都是大型科技巨頭,占到指數總市值的 40%和全部收益的30%。這些當然也都是創紀錄的水平。
美國股市甚至全球市場越是依賴兩隻手數得過來的公司的營收、利潤和盈利能力,那麼當推動這些公司業績增長的趨勢減弱時,出現的混亂也就越大。(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