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ie McGeever
路透佛羅里達州奧蘭多8月6日 - 交易日
了解推動全球市場的力量
市場專欄作家 Jamie McGeever 撰文
華爾街 (link) 周三反彈,原因是投資者繼續從盈利和人工智能相關的樂觀情緒中 (link),而疲軟的10年期國債拍賣則提醒人們美國財政狀況岌岌可危。
更多詳情請見下文。在今天的專欄中,我將探討投資者接受關稅的明顯意願如何挑戰了過去40年來支撐經濟自由主義和世界市場的正統 (link)。
如果您有更多時間閱讀,以下是我推薦的幾篇文章,幫助您理解今天市場上發生的事情。
特朗普對印度商品徵收 25% 的額外關稅,兩國關係跌至新低 (link)
印度與美國在貿易和石油問題上的爭執可能引發更廣泛的後果 (link)
盧拉拒絕就美巴關稅問題致電特朗普的 "羞辱 "行為 (link)
拜登時代任命的官員可能阻礙特朗普重塑美聯儲的努力 (link)
英國央行的漫長鬆綁之路邁克-多蘭 (link)
今日主要市場動態
外匯市場: 美元指數下跌 (link) 0.5%,連續第四次下跌。巴西雷亞爾上漲 0.8%,創下 5.45 美元/雷亞爾的一個月新高。
股市納斯達克指數上漲 1.2%,是華爾街表現最好的主要指數。
股票/行業:美國消費品指數 +2.5%,大宗消費品指數 +1.8%。蘋果 +5%,超微計算機 -18%。
債券:10 年期國債拍賣疲軟,推動較長期限國債收益率上漲多達 5 個基點,使曲線更加陡峭。
商品:在美國國務卿馬可-魯比奧暗示可能宣布對俄羅斯的潛在制裁後,石油連續第五天下跌,創下五周新低 (link)。
華爾街勢頭平息關稅震盪
周三,投資者的積極情緒和風險偏好得到了充分展示,對企業盈利和美國科技繁榮的樂觀情緒再次蓋過了關稅和經濟增長方面更令人擔憂的全球動態。
有消息稱,ChatGPT 製造商 OpenAI (link) 正在醞釀出售股票,這可能使該公司估值達到 5000 億美元,而蘋果公司 (link) 也承諾在美國製造領域投入 1000 億美元,交易員們對此歡呼雀躍。美國財報也繼續令人驚喜地上揚,標準普爾 500 消費品指數上漲 2.4%,創下 5 月份以來的最佳表現。
與華爾街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全球股市則較為低迷。周三,亞洲、新興市場和歐洲 (link) 的基準指數均表現平平,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對市場情緒造成了全面影響。
主要例外是中國 (link),中國藍籌股收於三年半以來的最高點,因為市場希望美國和中國將在未來幾天達成貿易協議。
然而,其他地區與貿易有關的樂觀情緒卻少得多。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周三進一步對印度徵收進口關稅,使關稅總稅率達到 50%,而巴西總統路易斯-伊納西奧-盧拉-達席爾瓦(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告訴路透,巴西與美國的關係正處於 200 年來的最低點 (link)。
與此同時,一些美聯儲官員表示對美國勞動力市場和經濟越來越感到不安。 明尼阿波利斯聯儲主席尼爾-卡什卡利(Neel Kashkari) (link),舊金山聯儲總裁瑪麗-戴利(Mary Daly)周三表示,未來幾個月可能應該降低利率 。
在債券方面,420 億美元的 10 年期美國政府債券銷售疲軟,吸引了一年來最弱的需求,前一天 580 億美元的三年期債券拍賣也令人有些失望。周四 250 億美元 30 年期債券的拍賣將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同樣在周四,英國央行 (link) 普遍預計將把關鍵利率從 4.25% 下調至 4%。但英國央行面臨的挑戰是巨大的--財政前景 (link) 似乎正在急劇惡化,通脹率接近央行 2% 目標的兩倍。
在此之前,中國公布了 7 月份的貿易數據 (link),經濟學家預計出口增長將放緩,順差將收窄。本周早些時候,美國官方數據顯示,6 月份美國與中國的貿易差額降至 21 年多來最低。
市場對關稅的承受力挑戰了長期以來的經濟正統觀念
自美國總統特朗普((link))1月重返白宮以來,投資者一直生活在一場實時經濟實驗中。
無論是關稅、"美國優先 "的孤立主義、獨立經濟機構的公開政治化,還是全球經濟規範的顛覆,市場都不得不應對投資者以往很少面對的挑戰。
那麼,對於自由世界的領袖撕毀塑造了全球金融體系 40 年的經濟遊戲規則,市場又是如何反應的呢?
華爾街和全球股市創下歷史新高,美國高收益公司債券利差達到 2007-08 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前最窄的水平,而國債市場則異常平靜,10 年期國債收益率低於過去兩年的平均水平。
當然,並不是一切都很平靜。美國的 "期限溢價 "是十多年來最高的,期限溢價是衡量投資者持有長期國債而非短期債務所要求的額外補償。通脹預期和長期收益率也大幅上升。
我們必須承認,特朗普關稅的全面影響尚未完全顯現。
但是,目前美國還沒有出現衰退,即使經濟增長正在放緩。特朗普 4 月 2 日 "解放日 "關稅災難引發的市場暴跌只持續了幾周。
此後股市的強勁反彈表明,投資者對實際關稅的困擾要小於最初宣布關稅時的震驚、混亂的宣布方式以及業余的征稅計算方式。
這一結果與經濟教科書的預測大相徑庭。
你一個,我 19 個
關稅是一種稅收。
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Budget Lab)的數據,美國的總體平均有效關稅率可能在18%左右。這比5月份估計的28%有所下降,但仍比12月份的水平高出近8倍。
最終由誰來支付這一稅率還有待商榷,但如果維持在這一水平,美國總統將實際徵收約占GDP1.8%的增稅,這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增稅之一。
但是,等等。提高稅收不是不利於商業、市場和經濟增長嗎?高稅收不是會削弱消費者的消費能力、阻礙投資和招聘、打擊私營部門的創業精神嗎?
市場相對較快的接受程度提出了一個問題:以所謂的 "華盛頓共識 "為標誌的過去 40 年的正統經濟學發生了什麼?
這是 20 世紀 80 年代末制定的一套原則,與總部設在華盛頓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的觀點大體一致,表面上是為了幫助指導拉丁美洲的政策,但最終成為西方自由民主國家和全球市場的經濟框架。
這些政策包括支持私有化、放鬆管制、資本自由流動、財政紀律和降低稅收。它們還要求降低貿易壁壘,這是全球化的基石。
多年來,這些信條被決策者、商界領袖和投資者視為神聖不可侵犯。有些信條,如嚴格遵守緊縮的財政政策,在全球金融危機和大流行病期間經受住了考驗,充其量也被證明是站不住腳的。
那麼,既然關稅線已被逾越,其他經濟戒律又如何呢?政府是否可以尋求從其他來源增加稅收,比如對超級富豪徵收財富稅、對外匯交易徵收 "托賓稅 "或其他 "軟性 "資本管制?
這些顯然是對自由市場資本主義理論的詛咒。但關稅也是如此。
公平地說,我們才剛剛進入這個新時代。正如我的同事邁克-多蘭(Mike Dolan)在本周早些時候指出的那樣,即使關稅不會讓經濟或市場陷入崩潰,也可能導致 "緩慢燃燒",造成多年的經濟潛力損失、波動加劇和投資回報降低。
但投資者並沒有看得那麼遠。他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相當有韌性的美國經濟、穩健的盈利增長,以及對美國科技和人工智能炙手可熱的樂觀情緒。一些舊有的正統觀念可能會被淘汰。
明天市場會發生什麼變化?
澳大利亞貿易(6 月)
日本財報,包括軟銀、索尼、豐田
中國貿易(6 月)
中國外匯儲備(6 月)
英國央行利率決議
德國貿易(6 月)
德國工業生產(6 月)
美國每周申請失業救濟人數
美國財政部拍賣 250 億美元 30 年期債券
美國財報,包括禮來、康菲、吉利德科學、摩托羅拉
亞特蘭大聯儲總裁拉斐爾-博斯蒂克發表講話
想在每個工作日的早晨在收件箱中收到《交易日》?在此註冊訂閱我的時事通訊 (link)。
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路透新聞根據《信任原則》(Trust Principles (link))承諾保持正直、獨立和不帶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