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佛羅里達州奧蘭多5月13日 - 美國總統特朗普發起貿易戰所造成的不確定性迷霧突然消散,儘管對其長期經濟影響的疑慮仍將揮之不去。另一個縈繞的問題是:"解放日"的混亂和困惑究竟有什麼意義?
特朗普自1980年代以來一直主張徵收關稅,他在競選期間就明確表示打算大幅提高進口稅。自封"關稅人"的特朗普極力主張關稅將有助於增加聯邦收入,振興美國製造業,並減少美國巨大的貿易逆差。
外界可能會爭論其理念的經濟價值,但沒有人會對他說到做到感到意外。但即使是特朗普的一些狂熱支持者也在質疑這項戰略和實施。
其目的是否是為了挑起經濟和市場的混亂,以便對美國的貿易夥伴施加最大的影響力,進而在隨後的貿易談判中為華盛頓爭取到最有利的條件?
或許是吧。那確實造成了短期大破壞,"解放日"之後的三天內,美股市值蒸發了約6萬億美元。但現在協議漸有進展,所有那些損失都已消除--當然,除了那些受到驚嚇而拋售的投資者。
但在這一切之後,目前還不清楚這些協議後的關稅(可能會比幾周前提出的極端數字低得多)是否足以明顯改善美國的貿易逆差。
財政方面,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預估,今年迄今為止宣布的所有關稅在2026-35年的十年間將增加2.7萬億美元的聯邦收入,高於中美在日內瓦"休兵"前估計的2.4萬億美元。該實驗室指出,天價關稅遠非"最理想收入"。過去幾周的動盪是否值得每年額外的300億美元,或國內生產總值(GDP)的0.1%?
當然,2.7萬億美元不容小覷,但這是有代價的。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還估計,關稅將使美國今年的實際GDP增長率減少0.7個百分點,從長遠來看,美國經濟將永久性地縮減0.4個百分點。經濟學家認為,全國商品的價格水平也將永久性地提高。
估計數字不盡相同,但普遍都認為全球平均有效關稅稅率將在13%-18%間,比周末中美休兵前下降10個百分點,但仍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前以來的最高水平,大大高於去年年底的2.3%。
與此同時,美國消費者和企業信心已跌至有記錄以來的最低水平,消費者通脹預期達到幾十年來最高。這些指標在未來幾個月可能會有所改善,但由於不確定性,許多支出和投資已被擱置,且可能不會那麼快恢復。
圖:自1790年以來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
圖:關稅增加對有效關稅稅率的估計影響
**持久的損害**
或許最重要的是,對美國信譽造成的損害並沒有因為資產價格反彈而消失。
還記得"解放日"數字背後的方法論嗎?當時,一些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被加徵最高的關稅,主要棲息企鵝的嚴寒島嶼也被徵收關稅。這遭到廣泛的嘲笑,令人對特朗普團隊的嚴肅性產生質疑,而該政府一直在推行的許多其他非正統政策也遭到質疑。
對美國作為可靠夥伴的信心明顯減弱。匯豐貨幣分析師周二就提醒讀者,"信任需要多年才能建立,但幾秒鐘就能摧毀,而重塑則需要永遠。"
美國政府似乎正試圖修復部分受損信譽。值得注意的是,周末率團在日內瓦負責會談的是財長貝森特和貿易代表格里爾,而不是像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和貿易與製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納瓦羅那樣的關稅鷹派人士。
但要完全恢復美國的信譽並非一蹴而就。這對美國利率、美元和美國資產整體的長期影響可能是巨大的。
因此,如果我們考慮一下現狀(相對於無關稅的情境),美國經濟增長可能會放緩,物價可能上漲,不確定性也更大。但如果政府從一開始就採取更務實、較少對立的態度,成本還會如此沉重嗎?
傷口會癒合,但傷疤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