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華盛頓5月5日 -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周一表示,IMF一直積極推動其對中國的政策建議,呼籲中國擺脫出口導向型經濟增長模式。
在洛杉磯地區舉行的米爾肯研究所全球會議上,有人問及 IMF 是否需要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以回應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指示該組織回歸其核心經濟穩定使命的要求。對此,格奧爾基耶娃表示,IMF 一直"在這樣做"。
"我們長期以來一直積極倡導,中國需要應對四個影響其國內外經濟的問題。首先,要從出口導向型經濟向更加依賴消費的模式轉變。其次,要解決房地產行業的問題,”她表示,並補充說,北京還需要擁抱服務業作為經濟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同時減少政府在經濟中的角色。
她承認,中國政府的影響力短期內不太可能大幅縮減。
在上個月舉行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春季會議期間,貝森特表示,這兩個機構過於關注氣候、性別和平等問題,需要回到其核心的經濟穩定和發展使命。
他還呼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成為“直言不諱的真相揭露者”,並表示該機構應當“批評像中國這樣長期推行全球扭曲性政策和不透明貨幣做法的國家”。
格奧爾基耶娃表示,由於美國總統特朗普徵收關稅,美國對中國出口的需求將急劇下降,中國將面臨通縮壓力,而歐洲的需求也將減少,這可能會緩和通脹。她補充道,與此同時,美國將面臨供應衝擊,這將增加通脹壓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