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週二的歐洲交易時段,墨西哥比索(MXN)對美元(USD)承壓,市場在等待美聯儲(Fed)週三的貨幣政策決策。美元/墨西哥比索當天上漲0.24%,在撰寫時交易接近19.75,此前突破了一個關鍵趨勢線並延續了週一的漲勢。
這一走勢反映了風險情緒的轉變,因為近期美國數據挑戰了提早降息的預期。隨著投資者在美聯儲主席傑羅姆·鮑威爾(Jerome Powell)講話前重新調整頭寸,對美元的需求增強,而比索和其他新興市場(EM)貨幣則表現滯後。
美元/墨西哥比索最新的上漲是受到美國服務業的混合信號驅動的。週一,供應管理協會(ISM)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意外上升,4月份升至51.6,高於50.4的預期和上月的50.8,表明服務業商業活動持續韌性。
相比之下,標普全球美國服務業PMI降至50.8,未能達到初步預估的51.4,且標誌著兩年來最慢的擴張速度。這一分歧表明經濟復甦不均,大型企業的表現可能優於較小的、國際暴露的企業。
對於市場而言,ISM報告的權重更大,幫助小幅提升美國國債收益率,並重新聚焦於美聯儲的貨幣政策路徑。更高的收益率增加了美元的吸引力,而像墨西哥比索這樣的風險敏感資產往往表現不佳。
與此同時,墨西哥與美國之間的政治緊張關係仍然在背景中。
在週末,墨西哥總統克勞迪婭·謝因鮑姆(Claudia Sheinbaum)公開拒絕了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提出的在墨西哥部署美軍打擊毒品販運的提議。謝因鮑姆重申了墨西哥的主權,表示:「我們可以共同合作,但你們在你們的領土上,我們在我們的領土上。」
儘管這一發展引起了外交關注,但市場將其視為背景風險,對美元/墨西哥比索的價格走勢影響有限。
從技術角度來看,美元/墨西哥比索已突破從4月高點21.08繪製的下降趨勢線阻力,表明短期偏向可能發生轉變。
該貨幣對目前交易在19.75附近,為近兩週的最高水平,並已重新回到10日簡單移動平均線(SMA)之上,現在在19.61處作為初步支撐。
動能指標正在改善,相對強弱指數(RSI)接近50的中性水平,表明下行動能已減弱。阻力現在集中在19.80的心理關口,隨後是4月走勢的23.6%斐波那契回撤位19.85。
在下行方面,重新獲得的趨勢線和19.59-19.60區域提供初步支撐,而4月低點19.47則提供更強支撐。
美元/墨西哥比索日線圖
在金融行話的世界裏,兩個被廣泛使用的術語「風險偏好」和「風險規避」指的是投資者在相關時期願意承受的風險水平。在「冒險型」市場中,投資者對未來持樂觀態度,更願意購買風險資產。在「規避風險」的市場中,投資者開始「謹慎行事」,因為他們擔心未來,因此購買風險較低的資產,這些資產更確定會帶來回報,即使回報相對較小。
通常,在「風險偏好」時期,股市會上漲,大多數大宗商品(黃金除外)也會升值,因為它們受益於積極的增長前景。大宗商品出口大國的貨幣因需求增加而走強,加密貨幣上漲。在「規避風險」的市場中,債券——尤其是主要的政府債券——上漲,黃金表現搶眼,日元、瑞士法郎和美元等避險貨幣都受益。
澳元(AUD)、加元(CAD)、新西蘭元(NZD)以及盧布(RUB)和南非蘭特(ZAR)等次要外匯,都傾向於在「風險偏好」的市場中上漲。這是因為這些貨幣的經濟增長嚴重依賴大宗商品出口,而大宗商品在風險偏好時期往往會上漲。這是因為投資者預計,由於經濟活動的增加,未來對原材料的需求將會增加。
在「避險」期間傾向於升值的主要貨幣是美元(USD)、日元(JPY)和瑞士法郎(CHF)。美元,因為它是世界儲備貨幣,因為在危機時期投資者購買美國政府債券,這被視為安全的,因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不太可能違約。日元受到對日本政府債券需求增加的影響,因為日本國內投資者持有的國債比例很高,即使在危機時期,他們也不太可能拋售這些國債。瑞士法郎,因為嚴格的瑞士銀行法為投資者提供了加強的資本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