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元/美元貨幣對在週五早盤亞洲時段下滑至約1.1290。由於對全球貿易衝突緩和的樂觀情緒,美元(USD)對歐元(EUR)小幅走高。所有目光都將集中在週五晚些時候公布的美國4月份非農就業報告(NFP)上。
與中國國家媒體相關的社交媒體賬戶週四表示,美國(USA)已與中國接洽,開始就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的145%關稅進行談判。美國官員,包括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Scott Bessent)和白宮經濟顧問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也表達了在緩解貿易緊張局勢方面取得進展的希望。這反過來為美元提供了一些支撐,並對主要貨幣對形成了阻力。
週四發布的美國數據喜憂參半。根據美國勞工部的數據,截至4月26日的一周,美國初請失業金人數上升至241,000,而前一周為223,000(修正自222,000)。這一數字高於市場預期的224,000。同時,4月份ISM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從3月份的49.0降至48.7,超出市場預期的48。
在歐元方面,交易員們幾乎已經將歐洲央行(ECB)在6月份政策會議上降息25個基點(bps)計入價格。歐洲央行官員預測,由於美國對其貿易夥伴施加的關稅,通脹和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放緩。對進一步降息的預期可能在短期內對歐元產生壓力。
美國非農就業報告將在週五晚些時候成為焦點。預計美國在4月份新增130,000個就業崗位,而失業率預計保持在4.2%,與3月份持平。如果數據低於預期,這可能會削弱美元對歐元的表現。
勞動力市場狀況是評估經濟健康狀況的關鍵因素,因此也是貨幣估值的關鍵驅動因素。高就業率或低失業率對消費支出和經濟增長有積極影響,從而提高當地貨幣的價值。此外,一個非常緊張的勞動力市場——在這種情況下,填補空缺職位的工人短缺——也會對通貨膨脹水平產生影響,從而對貨幣政策產生影響,因為低勞動力供給和高需求導致更高的工資。
一個經濟體的薪資增長速度對政策製定者來說至關重要。高工資增長意味著家庭有更多的錢可以花,這通常會導致消費品價格上漲。與能源價格等波動性更大的通脹來源不同,工資增長被視為潛在和持續通脹的關鍵組成部分,因為工資增長不太可能逆轉。世界各國央行在決定貨幣政策時都密切關註工資增長數據。
各央行對勞動力市場狀況的重視程度取決於其目標。一些央行除了控製通脹水平外,還明確有與勞動力市場相關的任務。例如,美聯儲(Fed)肩負著促進充分就業和穩定物價的雙重使命。與此同時,歐洲中央銀行(ECB)的唯一任務是控製通貨膨脹。不過,不管他們有什麽任務,勞動力市場狀況對決策者來說都是一個重要因素,因為它是衡量經濟健康狀況的重要指標,而且與通脹有直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