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X168財經報社(亞太)訊 中國官媒「經濟日報」週四(8月1日)發文指出,全球穩定幣市場正迎來快速增長。數據顯示,過去4年間,全球穩定幣季度轉賬量增長了17倍,今年二季度已達4萬億美元。僅在2024年7月17日,穩定幣市場總交易量就達到870億美元。其中,泰達幣(USDT)交易量居首位,佔比達83.3%。
根據DefiLlama數據,USDT在所有穩定幣中保持着最大的市場份額。此外,USDT穩定幣發行商Tether週三報告稱,2024年上半年利潤創下了52億美元的紀錄。

(來源:DefiLlama)
「經濟日報」文章標題寫明「全球穩定幣市場風險與挑戰並存」,內容提到,穩定幣是加密市場最重要的加密貨幣之一,其通常與法定貨幣等穩定資產掛鉤,因此價格相對穩定,能夠錨定多種加密貨幣價值、降低加密市場波動性。
「儘管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制定穩定幣的監管框架,但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穩定幣的監管政策存在差異,將會影響到穩定幣的跨境流動和使用,」報道稱。
歐易(OKX)研究院高級研究員趙偉表示,穩定幣是加密市場最重要的加密貨幣之一,其通常與法定貨幣等穩定資產掛鉤,因此價格相對穩定,能夠錨定多種加密貨幣價值、降低加密市場波動性,對於平衡和穩定加密貨幣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當前市場對於穩定幣這一重要媒介的使用和需求仍然在不斷增加,促成了穩定幣市值和交易量的不斷增長,」趙偉說。
今年上半年,美國證監會(SEC)批准了比特幣現貨ETF、以太幣現貨ETF上市,這爲投資機構和個人提供了直接投資的機會,增加了穩定幣在套利、風控等方面的間接使用需求。同時,穩定幣擁有應對貨幣貶值、進行風險對衝、匯款轉賬支付等方面的功能,持續不斷吸引新的用戶羣體,推動了穩定幣在全球範圍內的普及和使用。
在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香港區塊鏈協會榮譽主席於佳寧看來,穩定幣將虛擬資產的便利性與主流金融資產的穩定性融合在一起,充當了虛擬資產交易的價值尺度,爲虛擬資產投資者提供了「入場通道」和「安全港」,在國際支付體系中扮演着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明確的監管框架和合規要求將增強投資者對穩定幣的信任,減少對潛在風險的擔憂。」於佳寧強調,特別是對機構投資者和大型金融機構來說,穩定幣的合法性和合規性是進入市場的前提條件。
當前,歐洲、新加坡、美國等地開始着手佈局穩定幣發展,並加強對穩定幣市場的監管。2024年3月,香港金管局宣佈推出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允許在監管沙盒內測試穩定幣發行。2024年6月,阿聯酋批准發佈穩定幣監管和許可法規,明確該國企業和商家只能接受與迪拉姆掛鉤的穩定幣作爲支付方式。
官媒指出,穩定幣挑戰與風險並存。「儘管許多國家和地區已經開始制定穩定幣的監管框架,但全球範圍內的監管環境仍不統一,不同國家和地區對穩定幣的監管政策存在差異,將會影響穩定幣的跨境流動和使用,」於佳寧表示,儘管穩定幣通常與現實儲備資產掛鉤,但其市場價格仍受到供需變化、市場情緒和宏觀經濟因素的影響,一些穩定幣項目面臨短期流動性不足的問題,特別是在市場波動較大時難以維持其穩定性。
再者,穩定幣的發行和運營需要高度的透明度和信任,任何關於儲備資產不足或操作不透明的問題都可能導致市場對穩定幣的信心受損。此外,穩定幣依賴於區塊鏈技術和智能合約,其技術安全性至關重要,代碼漏洞、黑客攻擊和技術故障等都可能導致穩定幣系統崩潰或資金損失。
「穩定幣是維繫加密市場穩固的重要工具,行業需求變化是影響其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趙偉表示,內部競爭也關係着穩定幣走勢。當前穩定幣呈現百花齊放的良性競爭態勢,有利於投資者分析和選擇,未來隨着市場分化發展,各幣種能否有序運行,還有待觀察。
據CoinTelegraph報道,除了穩定幣龍頭USDT,全球第二大美元穩定幣USDC受到歐盟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案(MiCA)和市場增長推動,7月交易量飆升48%。

(來源:CoinTelegraph)
根據CCData報告,截至週三,USDC在中心化交易所的貨幣對總額達到1350億美元,市值上漲5.4%,至336億美元。
6月30日新規實施前,歐洲多家加密貨幣交易所已將穩定幣下架。
根據新規定,穩定幣(資產參考型穩定幣,ART和電子貨幣代幣EMT)發行人必須位於歐盟境內,通知相關部門並提交白皮書以供批准。大型穩定幣可能會受到更嚴格的監管,例如每日交易上限,並要求60%的儲備金以現金形式存放在多家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