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的官方採購經理人指數今晨公布,顯示出美國關稅的影響初現端倪。製造業PMI下降1.5點至49.0,為2023年末以來的最低水平。儘管服務業和建築業的PMI仍高於擴張閾值50.4,但也下降了0.4點,德國商業銀行(Commerzbank)外匯分析師沃爾克馬爾·鮑爾(Volkmar Baur)指出。
"然而,一些細節比頭條數據更引人注目。例如,製造業的出口訂單下降了4.3點,降至44.7——這是自2022年封鎖結束以來的最低水平。因此,新訂單整體上降至50以下,這對未來幾個月並不樂觀。此外,製造業價格發展的分項指數在4月份各下降約3點,表明生產者價格顯著下降。"
"自2022年10月以來,PPI一直處於負值區域,最近為-2.5%同比,因此可能進一步下降至負值區域。在建築業,新訂單和就業的兩個分項指數均顯著下降,後者降至37.8——除了2020年1月初的疫情衝擊外,這是其最低水平。這些數據表明房地產市場危機遠未結束,並將繼續影響經濟,同時外貿風險也在增加。"
"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就業分項幾乎沒有變化。這表明國內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能夠承受外部衝擊。總體來看,PMI指向經濟疲軟和持續的極低通脹。這通常會給中央銀行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留出空間。儘管最近幾天CNY略有走強,但我因此仍然預計它將在未來幾個月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