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y Home
路透倫敦4月25日 - 隨著中國鋁產量接近政府規定的產能極限,中國的鋁生產巨無霸終於走到了窮途末路。
對原生金屬冶煉產能的大規模投資使中國的鋁產量從 2004 年的 400 萬噸增至 2024 年的 4 300 萬噸,占全球產量的 60%。
中國在全球鋁供應鏈中日益增長的主導地位遇到了西方國家越來越多的抵制,最初是貿易投訴和反傾銷稅,最近是美國的關稅 (link)。
這一切都未能阻止中國半成品鋁的出口,去年中國半成品鋁的出口量猛增 19%,達到創紀錄的 620 萬噸。
但情況即將發生變化。PM
中國政府的 2025-2027 年鋁 "行動計劃 "確認產能上限仍然有效,並為下一步行動制定了戰略。
觸及上限
根據國際鋁業協會的數據,2025 年第一季度中國原鋁產量同比增長 2.6%。
1-3 月份的年平均產量為 4400 萬噸,距離 2017 年設定的 4500 萬噸上限僅差 100 萬噸。
據咨詢公司 AZ Global 稱,從技術上講,該國的產量有可能超過上限。
冶煉廠的產能是根據電解生產工藝的設計安培數來評定的,但 "任何工廠經理的首要工作之一就是將產量推高到額定值以上,"它說。提高安培數可以使冶煉廠的產量超過其銘牌產能。
但 AZ 中國估計,中國的產能利用率已高達 98.2%,幾乎沒有進一步集體提高安培數的空間。
此外,與過去五年平均 4.0% 的年增長率相比,中國的產量增長顯然開始放緩。
綠色發展
中國的冶煉企業仍在建設新的冶煉廠,但新產能必須通過關閉舊產能來抵消。
事實上,中國政府對該行業的政策重點是淘汰效率較低的產能,並確保較新的冶煉廠使用可再生能源。
鋁生產商正從煤炭資源豐富的省份向新能源中心遷移,如擁有豐富水力資源的雲南和擁有巨大風能和太陽能潛力的內蒙古。
目標是生產更多的低碳金屬,行動計劃要求到 2027 年,可再生能源占全國冶煉廠電力需求的 30%。
為了抵消初級產品產量增長緩慢甚至沒有增長的影響,中國政府正在努力刺激廢鋼生產,目標是到 2027 年每年回收廢鋼超過 1500 萬噸。
減少出口
另一項抵消措施已經啟動。
12 月,政府取消了 (link) 13% 的鋁產品出口退稅補貼,此舉顯然是為了將更多金屬留在國內市場。
此後,出口大幅放緩,1 月和 2 月的出口量同比下降了 11%。
麥格理銀行(Macquarie Bank)的分析師預測,2025 年的出口量將下降 8%,而且不太可能出現更大幅度的下滑,因為中國以外的世界對中國產品的依賴程度很高,約占總需求的 15%。
一些西方買家很可能至少會部分接受較高的成本。
但中國的鋁出口可能已經達到頂峰。
西方生產商的緩兵之計?
中國國內生產增長放緩,出口流量減少,這為世界其他原鋁生產商打開了一扇機會之窗。
美國有近一百萬噸的冶煉產能被閒置。美國總統特朗普對鋁徵收 25% 的進口關稅旨在刺激重啟。
2022 年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電價飆升,歐洲也有大約一半的初級冶煉產能處於停產狀態。
世界最大生產國正在實施的結構性改革可能會給這些工廠帶來喘息的機會,儘管重新啟動閒置的產能也是鋁價和電價的問題。
不過,在經歷了多年的低投資後,西方國家對新建冶煉廠的興趣有所恢復。
美國生產商世紀鋁業CENX.O已獲得5億美元的政府資金 (link),用於在美國啟動45年來的首個新冶煉廠項目。
力拓RIO.L正在研究芬蘭 (link) 和印度 (link) 的低碳冶煉廠項目。
但中國仍將占據主導地位
然而,由於缺乏國內擴張潛力,中國生產商也在向海外進軍。
事實上,中國政府的鋁行動計劃呼籲與幾內亞等資源豐富的國家深化合作,中國的中鋁公司參與了幾內亞的一個項目 (link),將該國的鋁土礦資源轉化為氧化鋁。
在印尼,山東南山鋁業600219.SS已經開始生產氧化鋁,並計劃 (link),以擴大其精煉能力,並增加一個年產26萬噸的冶煉廠。
中國可能已經停止建設國內產能,但顯然無意放鬆對美國和歐盟都列為重要原材料的金屬的控制。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作者是路透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