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2月17日 - 一家中國公司已停止出口一種用於加工電動汽車電池金屬鋰的設備,這是迄今為止製造商已開始實施北京方面出口管制提案的最明顯跡象。
據一名直接知曉內情的消息人士透露以及路透看到的文件,江蘇久吾高科 300631.SZ上個月告知客戶,將從 2 月 1 日起停止出口一種名為吸附劑的過濾材料。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吸附劑生產國,這種材料用於從鹵水或含有鋰的其他溶液中提取鋰。然而,分析人士表示,由於中國政府對數據披露較為謹慎,該市場的具體規模難以確定。
北京在今年 1 月公開威脅要限制包括吸附劑在內的部分電池和鋰技術出口,儘管這一變化目前還只是一項提案,但久吾高科的決定表明,這一提案正在改變企業的行為。如果提議獲得批準,企業將需要政府許可才能進行海外銷售。
另一家鋰提取技術公司的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久吾高科和另一家主要的吸附劑生產商西安藍曉科技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300487.SZ正在與政府就該提案進行談判。
久吾高科和藍曉科技的代表均未回應路透的提問。藍曉科技董事長一個月前曾表示,公司的海外擴張計劃包括向客戶轉讓技術。
自上個月發布以來,北京尚未公開討論該提案。
一些業內人士認為,提案已經在限制向“不友好”國家出口受限商品。
一位擁有清潔能源行業客戶的在華國際律師表示,這項措施正在產生“寒蟬效應”。
這位律師稱,中國商務部官員已走訪多家公司討論該提議,並在走訪其中一家公司時警告不要推進一項正在談判中的價值10億美元出口交易。因問題敏感這位律師要求匿名。
此外,該律師補充說,銀行在為清單上的商品提供出口融資審批時,也要求額外的審批序。
中國商務部未回應路透社的相關提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