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私有化極氪,吉利汽車為哪般?

財華社2025年5月9日 02:23

吉利控股旗下的吉利汽車(00175.HK)宣佈,以每股2.566美元或每份美國存託股票25.66美元的價格,對旗下的電動汽車品牌極氪(ZK.US)提出私有化建議,這一出價較公告前極氪的收市價溢價13.6%,較其最近30個交易日的平均價溢價兩成。

受此消息帶動,極氪股價大漲11.51%,現報25.19美元,已接近吉利控股的出價。

有意思的是,極氪于2024年5月10日才在紐交所上市,上市還不到一年,就被持有65.7%權益的吉利汽車實行私有化,這又是為何?

吉利汽車私有化極氪的理由

值得留意的是,吉利汽車曾于2024年11月增持極氪,當時的作價或為26.87美元,較當前的私有化出價高出4.72%。

吉利汽車表示,計劃通過發行新股、現金儲備及債務融資(若有需要),來為其私有化建議提供資金。

按私有化價格每份美國存託股25.66美元以及吉利汽車當前持有65.7%權益計算,吉利汽車或需要22.37億美元的資金進行全面收購,約合161.95億元人民幣。于2024年12月31日,吉利汽車持有銀行結餘及現金408.65億元人民幣,但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高達1,253.79億元人民幣,或許手頭現金有點緊張,該股現價17.52港元,今年以來累漲18%以上,發行新股融資或也不足為奇。

吉利汽車透露,私有化極氪是為了其全面整合極氪的資產及資源,以提升其乘用車業務的競爭力,而這也將有助其確定極氪未來的戰略方向,以應對全球市場及經濟挑戰。

2024年9月,李書福在台州發佈《台州宣言》,或開啓了吉利控股集團的戰略轉型。其中吉利乘用車板塊或將形成吉利汽車集團和極氪科技集團的汽車業務主體「兩橫」佈局,吉利汽車集團整合吉利、吉利銀河、雷達、翼真等,面向大眾主流市場,加速新能源轉型;而極氪集團則整合領克和極氪,組建高端豪華新能源汽車集團,極氪定位為豪華電動汽車科技品牌,覆蓋高端市場,而領克則定位新能源高端品牌,覆蓋中高端市場。

在《台州宣言》發佈後不到兩個月,幾何並入銀河,而成為銀河旗下的智能精品小車系列;其後極氪也與領克進行了戰略整合,據吉利汽車的說法,這次私有化極氪,也是為了進行資源的整合和再分配。

極氪上市以來的表現

極氪于2024年5月10日正式在紐交所掛牌上市,發售價為每份美國存託股票21美元,當前的私有化價格較其當時的發售價高出22.19%。

因獲超額認購,極氪當時擴大了IPO規模,且承銷商行使了超額配售權,其發行規模進一步擴大至2415萬份美國存託股票,募資總額達5.07億美元,扣除費用後,極氪表示募資淨額為4.796億美元,約合34.72億元人民幣。

根據極氪的2024年年報,其IPO籌資淨額全部用于招股書中所說的用途,包括開發更先進的電動汽車技術,以及擴張產品組合、銷售和營銷,擴大服務和充電網絡,以及用作一般用途。

如前文所述,2024年底開始,極氪合並領克,此交易于2025年2月完成,有關的操作如下:

極氪以36億元人民幣的代價,從吉利控股手中收購領克的20%權益;又以54億元人民幣的代價,從吉利控股的間接非全資附屬公司沃爾沃投資手中收購領克的30%權益。此交易完成後,極氪將持有領克的50%權益,而另外的50%權益則由寧波吉利持有,而寧波吉利為吉利汽車全資所有。

極氪表示會以内部現金儲備及外部融資撥付。

此外,極氪以3.67億元人民幣的代價,認購領克發行的新股。

從吉利控股和沃爾沃投資手中收購領克的合共50%權益,再通過認購領克發行新股向其注資,所有交易于2025年2月完成後,極氪持有領克合共51%權益,而在極氪向領克注資後,吉利控股于領克的權益由原來的50%稀釋至49%,極氪成為領克的控股股東,在交易完成後合並領克,極氪為此或需合共支付93.67億元人民幣。

于2024年12月31日,極氪持有的現金及現金等價物僅77.83億元人民幣,或不足以應付以上的交易付款,暫未知極氪是否有為以上交易融資,但此交易的影響應已反映在極氪的股價中。

上市不足一年,極氪的股價最低跌至13美元(2024年8月),高見33.31美元(2025年3月11日),見下圖。

極氪尚未公佈2025年第1季業績,但是從其2024年業績來看,全年汽車銷售收入增長強勁,同比增長63.12%,至553.15億元人民幣,汽車銷售毛利率也由2023年的14.98%改善至15.64%,對比來看,其汽車銷售毛利率要好于小鵬(09868.HK)和蔚來(09866.HK)的8.27%和12.26%,低于理想(02015.HK)的19.79%。

不過,和小鵬及蔚來的新勢力一樣,極氪仍未能扭虧為盈,于2024年的股東應佔虧損達到64.24億元人民幣。而從領克的2023年業績來看,稅後虧損也達到11.05億元人民幣。

或許可以預見,合並了領克之後的極氪,2025年第1季虧損很有可能擴大,而且如果為了收購領克而對外融資,其利息成本或進一步蠶食利潤,短期的盈利前景或暫未可見。

不過,大股東進行資源整合,或有望實現協同效應,而在更長遠的將來改善極氪與領克的盈利狀況,這或也是吉利汽車提出私有化的一個原因。

審核TradingKey
免責聲明: 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場,也不能作為投資建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讀者不應以本文作為任何投資依據。 Tradingkey對任何以本文為交易依據的結果不承擔責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證本文內容的準確性。在做出任何投資決定之前,您應該尋求獨立財務顧問的建議,以確保您了解風險。

推薦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內數據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並受使用條款約束。歷史及當前收盤數據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報價均以當地交易所時間為準。美股報價的即時最後成交數據僅反映透過納斯達克報告的交易。日內數據延遲至少15分鐘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參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觀點基於分析師的獨立評估和判斷,未考慮投資者的投資目標和財務狀況。
風險提示:我們的網站和行動應用程式僅提供關於某些投資產品的一般資訊。Finsights 不提供財務建議或對任何投資產品的推薦,且提供此類資訊不應被解釋為 Finsights 提供財務建議或推薦。
投資產品存在重大投資風險,包括可能損失投資的本金,且可能並不適合所有人。投資產品的過去表現並不代表其未來表現。
Finsights 可能允許第三方廣告商或關聯公司在我們的網站或行動應用程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廣告,並可能根據您與廣告的互動情況獲得報酬。
© 版權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