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佛罗里达州奥兰多8月6日 - 自美国总统特朗普1 月重返白宫以来,投资者一直生活在一场实时经济实验中。
无论是关税、"美国优先"的孤立主义、独立经济机构的公开政治化,还是全球经济规范被颠覆,市场都不得不应对投资者以前很少面对的挑战。
那么,面对40年来塑造了全球金融体系的经济游戏规则被撕碎,市场又是如何反应的呢?
华尔街和全球股市创下历史新高,美国高收益公司债券利差达到 2007-08 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前以来的最窄水平,而美国公债市场则异常平静,10 年期公债收益率低于过去两年的平均水平。
当然,并不是一切都很平静。美国的 "期限溢价"目前是十多年来最高的,通胀预期和长期收益率也大幅上升。
我们必须承认,特朗普关税的全面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但是,目前美国还没有出现衰退,即使经济增长正在放缓。特朗普 4 月 2 日 "解放日 "关税灾难引发的市场暴跌只持续了几周。此后股市的强劲反弹表明,实际关税对投资者的影响要小于最初宣布关税的时候。
这一结果并非经济学教科书可能预测的情形。
图:美国高收益债券利差处于2007年以来最窄水平
图:标普500指数
图:美国实际关税税率为1930年代以来最高--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
图:今年美国实际关税税率--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
**正统经济学观念遇挑战**
关税是一种税收。提高税收不是不利于商业、市场和经济增长吗?高税收不是会削弱消费者的消费能力、阻碍投资和招聘、打击民间部门的创业精神吗?
市场相对较快地接受高关税,提出了一个问题:以所谓的 "华盛顿共识"为标志的过去 40 年的正统经济学发生了什么?
这是 1980 年代末制定的一套原则,与总部设在华盛顿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和美国财政部的观点大体一致,表面上是为了帮助指导拉丁美洲的政策,但最终成为西方自由民主国家和全球市场的经济框架。其中包括支持私有化、放松管制、资本自由流动、财政纪律和降税。这套原则还要求降低贸易壁垒,这是全球化的基石。
多年来,这些原则被政策制定者、商界领袖和投资者视为神圣不可侵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流感大流行期间,严格坚持紧缩的财政政策等一些政策受到了考验,而且充其量也被证明是脆弱的。
既然关税底线已经被打破,那么其他的经济戒律呢?政府是否可以寻求从其他来源增加税收,比如对超级富豪征收财富税,对外汇交易征收“托宾税”,或者其他“软”资本管制?
这些显然与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信条背道而驰。关税也是如此。
公平地说,我们才刚刚进入这个新时代。正如我的同事Mike Dolan在本周早些时候指出的那样,即使关税不会使经济或市场急剧恶化,它们仍可能导致“缓慢燃烧”,导致多年经济潜力丧失、波动性上升和投资回报降低。
但投资者并没有看得那么远。他们现在看到的是一个相当有韧性的美国经济、稳健的盈利增长,以及对美国科技和人工智能(AI)的乐观情绪高涨。一些陈旧的正统观念可能已经被抛在脑后。(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