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北京5月16日 - 鉴于中美日内瓦会谈的成果远好于预期,继高盛、摩根大通之后,有更多投行开始上调对中国2025年GDP(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预期,并认为,90天暂缓期的“抢出口”效应,有望在未来几个月提振中国出口;但未来中美经贸谈判仍有较大不确定性。
投行花旗周四发布报告称,将中国2025年GDP增长预期再次上调回4.7%,4月初时曾因高关税担忧下调至4.2%。该行并认为,中国出台大规模刺激措施的紧迫性已大大降低,政策料重回全国人大和政协“两会”时的设定。
“随着贸易紧张局势缓解且国内经济迄今表现稳健,我们认为目前可以暂缓推出潜在刺激措施,”花旗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余向荣称。
其报告指出,预计今年全国人大批准的财政预算和国债额度将不会再作修正,不过育儿补贴以及更多房地产放松措施应会继续推进;而货币政策方面,预计下半年仅降息10个基点,降准50个基点。
该行还将二季度中国出口同比预期从之前预估的下滑6.5%大幅调高至增长3.6%,不过今年下半年到明年上半年出口增速会不可避免地出现一些放缓;并预计二季度GDP增速为5.0%,此前预估为4.1%。
瑞银亦在周四将中国2025年GDP增长预期从3.4%上调至4%,上调主要来自净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拖累减小,同时国内投资和消费都略强于此前的基准预测。
在此之前,高盛将中国2025年实际GDP增长预测从4.0%上调至4.6%;摩根大通将中国2025年GDP增速预期上调至4.8%,此前预测为4.1%。其他机构如摩根士丹利、澳新银行等也纷纷提示GDP预测面临“上行”。
经过在瑞士日内瓦的两日会谈,中美之间加征关税超预期下调115%(含24%暂缓),美国目前对中国加征的关税为30%,小额包裹关税降至54%;中国目前对美加征的关税则为10%。
**谈判不确定性**
就中美后续经贸磋商问题,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周四表示,中国对通过对话沟通解决经贸关切始终持开放态度。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则称,他可能在本周末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会谈。
瑞银指出,鉴于中美在一些基本问题上分歧显著,未来两国经贸谈判仍有较大不确定性。该行预测的乐观情形下,此前加征的20%关税(与芬太尼管控相关)可能部分下调,24%所谓“对等关税”暂缓期可能继续延长。
而悲观情形下,未来数月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政策可能出现一些明显反复,一些新的非关税限制措施可能出台。
“关税相关的不确定性持续存在,或将继续抑制企业信心,延缓国内资本开支,并导致部分供应链进一步迁出中国大陆。”瑞银报告称。
花旗报告认为,20%的芬太尼相关关税是最容易实现的目标,有望在未来三个月内暂停甚至取消。该行并称,预计中国可能会大幅增加购买美国商品,并进一步向美国企业开放市场,特别是在服务领域。(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