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radingkey.logo

港新股市场逆袭,原因何在?

财华社2025年5月20日 03:15

2025年5月第四周,港股市场将迎来两大A股巨头赴港上市,分别为全球动力电池“榜一”宁德时代(03750.HK)和创新药研发巨头恒瑞医药(01276.HK),两家公司将分别于5月20日和5月23日在港交所主板挂牌,募资总额或分别达356.57亿港元和98.91亿港元。

此外,已定下上市日期的还包括新加坡miRNA技术公司MIRXES-B(02629.HK),将于5月23日上市,拟募资10.86亿港元;从事慢性病创新药研发和生产的派格生物医药-B(02565.HK)拟募资3.01亿港元,从事跨境社交电商业务的吉宏股份(02603.HK)则计划募资7.25亿港元,两家公司均计划于5月27日上市。

根据Wind的数据,若加上以上计划于本月下旬上市的新股,港股今年以来的新股募资规模或达到719.79亿港元,较2024年前五个月的新股募资额95.84亿港元高出超6倍。

见下图,港股市场今年前五个月的新股募资规模已扭转前几年的颓势,成为仅次于2021年全球牛市的第二大IPO年份,也是第二大IPO募资市场,仅次于纳斯达克交易所。

相比之下,美股市场中纽交所今年以来的IPO募资额或为51.01亿美元,约合398.86亿港元;纳斯达克交易所的IPO募资额或为103.56亿美元,约合809.77亿港元。

有意思的是,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今年IPO活动也颇为活跃。Wind的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在美股上市的中概股有34家,首发募资总额或为8.09亿美元,约合63.26亿港元;相比之下,去年同期在美新上市的中概股有25家,总募资额或为22.41亿美元,主要得益于安踏(02020.HK)旗下的始祖鸟豪奢品牌亚玛芬体育(AS.US),筹资规模高达15.71亿美元,如果扣除这个数据,2024年同期的募资规模或仅6.7亿美元。

纵观今年新股的上市首日表现,Wind的数据显示,22支已在港交所上市的新股中,上市首日上涨的有13支,平收的有3支,下跌的有6支。

其中上市首日表现最好的是从事临床阶段生物制药的映恩生物-B(09606.HK),首日大涨116.70%;其次为“雪王”蜜雪集团(02097.HK),首日上涨43.21%;第三为奥特曼IP运营商布鲁可(00325.HK)和奶茶连锁品牌沪上阿姨(02589.HK),首日股价涨幅分别为40.85%和40.03%。

上市后到如今(5月19日)仍维持上涨(后复权)的新股有15支,其中上市以来表现最好的是奶茶连锁品牌古茗(01364.HK),累计涨幅达144.47%;其次为布鲁克、蜜雪集团、提供认知障碍数字疗法(DTx)集成软件解决方案的脑动极光-B(06681.HK)和映恩生物-B,累计涨幅均在一倍以上。

香港新股市场时来运转的原因是什么?

我们认为有几个重要原因:1)港股市场见底反弹;2)中国刺激经济措施增强投资者信心;3)港交所(00388.HK)推出多项措施,吸引资金赴港投资和降低门槛让更多企业赴港上市。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表现一枝独秀,恒生指数累计涨幅达16%,恒生科技指数更在17%以上,远胜美股表现,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今年以来的涨幅只有0.26%,反映科技股表现的纳斯达克指数更录得跌幅0.52%。

特朗普上台之后,政策朝令夕改,关税政策更令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美国经济通胀风险升温,并可能因为成本增加而削弱其中短期的经济实力,资金纷纷流出美股,而转投其他潜在回报更佳的资产,美元指数一度跌破100点水平,同时美股和美债价格双双下挫,显示出资金正对美元资产失去信心。

另一方面,中国推出多项措施刺激经济,包括全面降准降低创业和经营成本,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助力“两新”和“两重”,推出工资性收入增长、拓宽财产性收入渠道、健全农民收益保障等措施促进居民增收,通过加大生育养育保障力度、强化教育和提高医疗养老保障等提升消费能力与意愿,加大以旧换新支持力度、延伸汽车消费链条、更好满足住房消费需求、扩大问题旅游消费等促进消费升级。

这些措施有利于中国企业未来的增长表现,从而也让资本对中国资产的信心提升。

在这个节骨眼,港交所联同香港证监会设立“科企专线”,便利更多科企来港上市;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改善双重主要上市及第二上市的门槛,吸引了更多A股公司赴港上市;加强“双向互联互通”,拓展国际布局,提升港股曝光度,务求把握住难得的发展机遇。

到今年4月末止,港交所处理中的上市申请高达130宗,已获上市委员会批准待上市的申请有18宗,看来好戏还在下半年。

结语

整体来看,2025年至今港股新股市场已展现出强劲的复苏与增长态势,宁德时代、恒瑞医药等行业巨头的加入,不仅大幅提高了募资规模,更为市场注入信心与获利。

从今年新股上市首日及后续表现来看,不少新股取得亮眼成绩,或可进一步激发投资者热情。

港股市场见底反弹、中国刺激经济措施发力以及港交所多项利好政策落实,或为新股市场打下了基础。目前有众多企业,包括A股上市公司,已预示将在可预见的将来赴港上市,意味着后续还将有更多优质企业登场,十分值得期待。

审核人Jane Zhang
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Tradingkey官方立场,也不能作为投资建议。文章内容仅做参考,读者不应以本文作为任何投资依据。 Tradingkey对任何以本文为交易依据的结果不承担责任。 Tradingkey亦不能保证本文内容的准确性。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您应该寻求独立财务顾问的建议,以确保您了解风险。

推荐文章

tradingkey.logo
tradingkey.logo
日内数据由路孚特(Refinitiv)提供,并受使用条款约束。历史及当前收盘数据均由路孚特提供。所有报价均以当地交易所时间为准。美股报价的实时最后成交数据仅反映通过纳斯达克报告的交易。日内数据延迟至少15分钟或遵循交易所要求。
* 参考、分析和交易策略由第三方提供商Trading Central提供,观点基于分析师的独立评估和判断,未考虑投资者的投资目标和财务状况。
风险提示:我们的网站和移动应用程序仅提供关于某些投资产品的一般信息。Finsights 不提供财务建议或对任何投资产品的推荐,且提供此类信息不应被解释为 Finsights 提供财务建议或推荐。
投资产品存在重大投资风险,包括可能损失投资的本金,且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投资产品的过去表现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
Finsights 可能允许第三方广告商或关联公司在我们的网站或移动应用程序的任何部分放置或投放广告,并可能根据您与广告的互动情况获得报酬。
© 版权所有: FINSIGHTS MEDIA PTE. LTD. 版权所有
KeyAI